黄屋兮巍巍,人道兮委蛇,念父母兮庭闱。
三牲日馈兮,夫岂不时也。
憯不如在野兮,亲几履也。
惟昔乐而劳今兮,吾将已也。

舜操

黄屋高耸,威严无比,人们道义,委蛇而行。思念父母,庭院深深,三牲日祭,丈夫何在?

我不如在野之人,亲近自然,亲如手足。只有过去快乐忙碌,现在已不再有,我将结束这一切。

注释:

  1. 黄屋:黄色的车子,代称帝王。
  2. 巍巍:高大的样子。
  3. 委蛇:形容行走缓慢的样子。
  4. 庭闱:指王宫的门户。
  5. 三牲:指牛、羊、豕(猪)。
  6. 履:行走。
  7. 乐而劳今:指现在的生活虽然快乐,但已经没有过去的忙碌和劳累了。
  8. 已:结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古代贤明君主舜的赞美诗。舜帝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圣君,他以仁爱为怀,勤政爱民,深受百姓的爱戴。诗中通过对舜帝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舜帝的敬仰之情。
    首句“黄屋兮巍巍,人道兮委蛇”,描绘了舜帝乘坐黄色车子,威仪庄严的场景。这里的“巍巍”形容舜帝威严高大,“委蛇”则形容他行路缓慢,从容不迫。这两句既表现了舜帝的地位和形象,也为后面的内容铺垫了背景。
    诗人通过“念父母兮庭闱”,表达了对舜帝孝顺父母,关爱家人的赞赏。这里的“庭闱”指的是王宫的门户,也暗指舜帝的家庭。通过这句话,诗人表达了对舜帝孝行的钦佩之情。
    第三句“三牲日馈兮,夫岂不时也。”则是从祭祀的角度来赞美舜帝的仁德。这里的“三牲”指的是牛、羊、豕三种动物,代表着对祖先的尊敬和纪念。“夫岂不时也”则是感叹舜帝在这个时候祭祀祖先,是非常合适的时机。这两句话不仅赞美了舜帝的仁德,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仁德的认同和推崇。
    接下来的两句“憯不如在野兮,亲几履也。”则是从舜帝的生活状态来进一步赞美他的仁德。这里的“在野”指的是隐居山林,远离朝政的地方。“几履”则是指亲近自然,与民同乐的生活态度。通过这两句诗,诗人表达了对舜帝远离权位,亲近自然,与民同乐生活状态的赞美和向往。
    最后一句“惟昔乐而劳今兮,吾将已也。”则是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舜帝仁德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这里的“乐而劳今”指的是过去的生活虽然快乐,但现在已经没有了过去的忙碌和劳累;“吾将已也”则是诗人对过去的自己进行了反思和总结,表示自己将结束这一切,追随舜帝的仁德之路。
    整首诗通过对舜帝的形象描绘和赞颂,表达了对舜帝仁德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诗人通过诗歌的形式,也展现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