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翁夜傍清溪立,千尺丝纶一红粒。
天空月白不见人,无声露滴蘋蓑湿。
注释:溪翁,指渔翁。清溪,清澈的溪流。丝纶,钓鱼用的丝线和竹制的鱼钩。红粒,红色的鱼饵。蘋蓑,用草编织的蓑衣,用来遮雨。
赏析:此诗描写渔翁夜钓的情景。前两句写渔翁夜晚在溪边站着,手持一根长长的钓鱼竿,鱼饵是红色的,十分醒目。后两句写月光皎洁,但看不见人;雨水从天空降下来,湿透了渔翁的蓑衣。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
溪翁夜傍清溪立,千尺丝纶一红粒。
天空月白不见人,无声露滴蘋蓑湿。
注释:溪翁,指渔翁。清溪,清澈的溪流。丝纶,钓鱼用的丝线和竹制的鱼钩。红粒,红色的鱼饵。蘋蓑,用草编织的蓑衣,用来遮雨。
赏析:此诗描写渔翁夜钓的情景。前两句写渔翁夜晚在溪边站着,手持一根长长的钓鱼竿,鱼饵是红色的,十分醒目。后两句写月光皎洁,但看不见人;雨水从天空降下来,湿透了渔翁的蓑衣。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
【注释】 1)沉舟操:即《沉舟操》,为战国时楚国屈原的代表作之一,以沉船比喻自身。 2)悠悠之川:指滔滔江水。泛彼淘河:泛指江水泛滥。淘,冲。 3)一江动荡:指江水流急,波浪翻滚。恬风静而腾波:恬静的江风和平静的波浪。 4)澜翻下濑声沨沨:波澜翻涌,声音响亮。柂师不可以告语:舵师无法用言辞来安慰他们。柂,船桨。告语,告诉。 5)中仓不濡:指夫妇俩在江边居住。中仓,中间的仓库。濡,湿漉漉的样子。
箕子操 《箕子操》是一首表现箕子被囚禁后,在狱中创作并吟唱的诗作。箕子是商朝末年的大臣,因劝谏纣王而被捕。这首诗表达了他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与担忧之情。 天道浑浑兮不享,繄神器从神兮适彼西邻: “天道浑浑兮不享”,意思是说,天命已经注定了要降临到某个人身上,而这个人却无法享受这种天赐的福气。这里的“天道”指的是天命,即上天的意志。“浑浑”则表示混沌不明、不可捉摸的状态
这首诗的作者是佚名。它描绘了海山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下面是逐句释义: 1. 水仙操 海山中兮四无居人,海之涛兮渺漠而无垠。 海山中兮四无居人,海之涛兮渺漠而无垠。这句诗描绘了海山中的寂静与浩瀚。"海山中兮四无居人"指的是海山之中没有人居住,给人一种空旷寂寥的感觉。而"海之涛兮渺漠而无垠"则形容了海涛浩渺,无边无际。 2. 浮空舆地兮,风云滥其出没。 浮空舆地兮
舜操 黄屋高耸,威严无比,人们道义,委蛇而行。思念父母,庭院深深,三牲日祭,丈夫何在? 我不如在野之人,亲近自然,亲如手足。只有过去快乐忙碌,现在已不再有,我将结束这一切。 注释: 1. 黄屋:黄色的车子,代称帝王。 2. 巍巍:高大的样子。 3. 委蛇:形容行走缓慢的样子。 4. 庭闱:指王宫的门户。 5. 三牲:指牛、羊、豕(猪)。 6. 履:行走。 7. 乐而劳今:指现在的生活虽然快乐
诗句解析 1 虎将夏中时 - 这是对时间的描述,"夏中"指的是夏季的中间,而"虎将"则可能指一个勇猛的领导或者将领。 - 译文: 夏日正中午的时候。 2. 旋复怡亭址 - “旋复”意味着很快,“怡亭址”即愉悦的亭子位置。 - 译文: 很快又选择了一个怡悦的亭子位置。 3. 茅茨覆采椽 - “茅茨”是一种用茅草覆盖屋顶的传统建筑方式,“采椽”可能指的是使用天然木材作为梁柱。 - 译文:
《襄陵操》的译文如下: 汤汤的洪水啊,怀揣着山丘。 浩浩的洪水啊,淹没了大地。 将洪水引入大海啊,王事有程。 孩子呱呱啼哭啊,不是忘情。 注释及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洪水泛滥的灾难景象为主要内容,通过自然景物和人物行动来表达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 首句“汤汤洚水兮,怀山襄陵”,描绘了洪水汹涌澎湃的景象,用“怀”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不安
【注释】 克商:消灭殷商。文考:文王。 发将(jiàng jiāng):发布命令,出兵讨伐。 非:不是。余武兮:指武王,是周武王的自称。 独夫:指纣,是商纣王的自称。 先王:指周文王、周武王。天启:上天启示。 【赏析】 这首诗写克商之事,颂扬了周文王、周武王伐纣的胜利,也表达了作者的感慨和自谦。全诗用韵,句式整齐,读起来铿锵有力,有声有色。 首句“克商操”,即平定商朝的战争。第二句“天命文考”
汾亭操 我思周道兮,适彼镐京。 遵逵孔直兮,踖踖其行。 驱车潼华兮,草■罥余。 轴限河渭兮,济无津梁。 日衔山兮天欲夜,愁云结兮不成雨。 我心恻兮思故乡,汾亭寂兮汾之阳。 陶唐氏之遗风湣兮其若亡,眷吾徒兮狷或狂。 振还辕兮去京邑,泪涂泥兮道犹涩。 汾亭上兮有六世之遗书,野有田兮汾有鱼,宵续经兮昼狎佃渔。 辟阙里兮薙莱芜,倡弦诵兮开群儒。 神交周孔兮独乐有馀,神交周孔兮独乐有馀
【注释】: 神凤操:乐府相和歌,《神弦》《神曲》等。此为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平调曲。 大乐和谐兮,神凤来仪:“大乐”即“太乐”,指宗庙祭祀之乐。“神凤来仪”指凤凰降临。仪,是古代帝王的仪仗队。 彼周公之圣兮,余何德以堪之:“彼”,那。“圣”指圣王。“堪”,当得起。“余”,我。“以”,用。 【译文】: 宗庙祭祀之乐多么和谐啊!神凤降临,仪仗队威武雄壮。 周武王周公如此圣明啊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共四句。每句的字数相等,均为五言。整首诗以“又和元可二篇 其一”为标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阳春倡者谁,欲和心已阑。 - 阳春倡者:指春天的歌手,这里用来比喻诗人自己。 - 谁:疑问词,用于反问。 - 欲和心已阑:想要表达情感,却已经没有了心情。 2. 故乡渺千里,念之一辛酸。 - 故乡
【注释】青田:即陆游,字元龙,号放翁。七五兄:友人张九成。“四首”为《春日田园杂兴》的四首之一,其三:“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浩歌:长啸高歌。欸乃:古代一种船夫划桨时发出的曲声,这里指划船的声音。销魂:形容悲伤得几乎要失去灵魂。一抹烟林暝远村:夕阳西下,暮云渐合,远处村落笼罩在一片烟雾之中。一抹:一抹斜阳,指夕阳西照,余光映照着山峦。暝:黄昏。暝
注释: 鸟云送雨过前山,白鸟将雏向远湾。 独立溪亭无个事,湍流泷石镇潺潺。 翻译: 乌云密布送来了雨水,飞过前面的山峰;白色的小鸟带着雏儿向远方的海湾飞去。 独自站在溪边小亭里没有什么事情,湍急的水流撞击着瀑布的岩石,发出潺潺的声音。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的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出景物特征,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第一句“乌云密布送来了雨水”
注释:青田与七五兄一起创作了四首诗,这是其中的一首。听说双鹤在青田拜访,我立刻就有了孤云竟目前的想象,听到滩水的声音和山的回声,便觉得心情愉悦,短篷斜挂,可以酣然入眠。 赏析:这是一首山水田园诗。诗人以“双鹤”自喻,写自己闲散的心情。“青田同七五兄作四首”表明这是为七五兄所作。前两句描写诗人听到鹤声,看到青天白云,想到自己在青田,于是产生了孤云竟目前的想法。“滩水自鸣山自绿”
【注释】 宝山:道家称“玄黄”为“宝山”。昼睡:指道教的炼丹。 轻尘:喻世事如浮云,飘忽不定。 真:道家的至高道理。 空洞:指道法虚无,无有实体。 须:必须。 著:容。人:这里指人世。 赏析: 这首诗是追和苏轼《宝月》一诗。此诗与苏轼的《宝月》相比,在艺术上没有多少高明之处,但诗中却流露出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对超脱物外的向往,以及对佛、道两教所追求的理想境界的理解。 首句“浮生化国总轻尘”
注释: 茹菜羹时尝苦忆,摴蒱无路塞行期。难逢莫恨丝长断,金锁开缄自有时。 茹菜羹:一种用蔬菜做成的汤。 摴蒱(pǔ):古代赌博用具,以骨或竹、木等制成,上圆下方,中有孔洞,用骨片掷击。 金锁开缄(jiān):比喻时机到来。缄,封信的口。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别后赠言。首联写诗人与友人离别之时的痛苦回忆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颔联抒发诗人对好友的担忧和无奈
【注释】 1. 偃水:指河流。縠纹:波纹,这里形容水面上的涟漪。 2. 它山:它山的笔架,即笔架山。 3. 场圃:田地。未闲:没有空闲。黄叶下:秋天树叶落完。鹁鸠(guǒ jiū):鹁鸠鸟。 4.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个秋日村居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首句写秋风拂过,河面平静如镜,波纹荡漾,犹如画上水纹;第二句写远处笔架山上,林梢间几株高树,似笔架横卧在山腰,十分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