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蕃
【注释】 1、旧植:指以前栽种的竹。 2、要写横斜:指画梅花,横斜是其特点。 3、君头白眼犹明:指徐处士(字君宝)的眼疾尚未痊愈,视力仍然很好。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晚年隐居在九华山时,当时已年逾七十,而未能如愿以偿地栽梅,于是有感而发,向友人徐君宝求得一枝梅花,以自慰。 前两句说自己居处的旧竹林已经长得很高了,现在又打算栽种梅花,但苦于没有成活。“旧”字点明这是自己以前种下的竹
【注释】 旷怀:开阔的胸怀。柳州:指柳宗元,字子厚,唐时为柳州刺史。谈永州:泛指游历永州(今湖南零陵)。何能:如何能够。乞我:借给我。一片石:一块刻有字画的石头。数纸:几张信纸。俱传:都传扬。 【赏析】 徐复州家藏有许多书画,作者在游览徐氏家园的时候,看到这些书画,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写下了这组题画诗,以表达他对书画艺术的热爱之情。 “旷怀谁不作山游”,意思是说
注释: 送花政从,自人求乞。 名品安能择是非。 风雨连朝更工厄。 便应红尽绿垂衣。 赏析: 第一句“送花政自从人乞”,意思是说花政(即李花)被人所求,被人采摘。这里的“乞”字,可以理解为“被求取、被索取”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寻求、请求”的意思。第二句“名品安能择是非”,意思是说名贵的品种又怎能辨别出是非来呢?这里的“是非”二字,可以理解为好坏、优劣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是非对错、正确与错误的意思
【注释】: 简施文叔,即苏轼(苏东坡),宋代文学家。绝句四首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是第四首。泾渭,古代指黄河和洛水两条河的分水线,这里比喻事物的界限或标准。少卑高论近流俗,指那些卑下庸俗的见解。恐妨要路肩安舆,意谓担心妨碍了仕途。 【赏析】: 《简施文叔绝句四首》是苏轼为友人简文叔写的一组五言绝句,共有四首。第一首以“世路”开篇,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的不满和对人生坎坷的感慨
从赵崇道求蜀纸五首其二黄雀与清江共舞,臣心展卷见真章 1. 诗中“旧闻黄雀走头颅”描绘了黄雀敏捷而优雅地穿梭于树枝之间,仿佛在嬉戏,而“近岁清江亦与俱”则展现了长江的浩荡和清澈,两者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2. “舒卷定怜无尺枉,敷陈尽可见臣愚”表达了诗人对书籍的珍视以及对知识的追求,他希望通过书籍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 3.
释义: 人伪造的伪劣纸张就像穷困潦倒,楮树藤蔓苔竹争相争斗。自从蜀地的纸传入东南地区,所有的马都成了一扫而空。 注释: 人伪区区信日穷,楮藤苔竹互争雄。 —— “人伪”指人造假造;“区区”是微不足道的意思,指人造假造的纸极其渺小、微不足道,连太阳的光芒也掩盖不了;“楮藤”、“苔竹”是比喻假造的纸,楮藤指楮皮和藤皮,苔竹指的是苔藓和竹子,它们都是造纸的原材料,互相争斗着要占上风。 自从蜀纸东南见
释义: 雨水中我撑着用瓦片做成的雨伞,古人朴实正直表达君意。 我今天闭门深居,不再去追忆往昔。 这泥泞深三尺,滑滑地让人无法行走。 注释: 1. 御雨无过以瓦为:指古代人用瓦片来遮雨。御雨无过,意为挡不住雨水,形容雨势之大。 2. 古人朴直致君辞:古人朴实正直,用言语表达对君王的忠诚。 3. 我今闭户疏还往:我现在闭门不出,疏远过去的事情。 4. 滑滑从深三尺泥:这里的“滑滑”和“深三尺”
反禽言二首其一 雨后翛然欲变秋,意捐絺绤揽衣裘。 林间脱裤催人急,时有炎凉底过忧。 注释:雨后空气变得清爽宜人,想要换上秋天的衣服,但是衣服已经湿透,只能穿上皮毛制成的外衣和裤子。在树林中脱下裤子让人有些着急,因为天气时而温暖时而寒冷让人担心。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雨后想要换掉湿透的衣服,但因为天气变化无常而感到忧虑的心情。诗中运用了“翛然”和“炎凉”等关键词,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注释:麻纸敷上,其颜色胜过银,冷金凝滑,更显精神。其余的麻纸族类还有很多,而王谢家族的名品,都超过了一般人。 赏析:诗中描绘了麻纸的不同品质和特色,赞美了它的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不同文化和艺术形式的欣赏和尊重
草树阴阴一径开, 饥乌闲下啄莓苔。 清风无事自还往, 时送官池荷气来。 注释: 草树郁郁葱葱,一条小路显得分外开阔,饥饿的鸟儿在树下安静地觅食,时不时啄食着莓苔。清风轻拂,没有其他杂事的牵绊,自由自在地吹过,仿佛是它自己回到了它的源头——官池。那里荷花盛开,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随风飘来,令人心旷神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和谐的自然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