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载堉
诗句:嗟彼白华,莹然如玉。 1. 关键词解析: - 嗟彼白华:此句表达的是对于白华(通常指纯洁美好之物)的赞叹与珍视,“嗟”为感叹词,表现了作者对白华的敬慕之情。 - 如玉:“如玉”在这里比喻白华质地纯净、光泽柔和,如同美玉一般珍贵和温润。 - 君子立身:君子通常指道德高尚之人,此处用其比喻,强调立身处世应保持高洁的品质。 - 必慎其独:“独”指独自行事时
白华五首 其三 嗟彼白华,莹然如霜。君子立身,如圭如璋,为亲之光。 注释:感叹那洁白的花朵,晶莹透亮像秋霜。君子立身处世,就像圭、璋一样珍贵,成为亲人的荣光。 赏析:这首诗通过赞美君子的品质来表达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向往。诗人以自然景物为喻,将君子的高尚品德比作皎洁的白华,寓意深远而富有哲理。同时,诗中的“为亲之光”也表达了诗人对家庭和亲情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父母亲人的敬爱之情
【注释】 南陔三首 其一南陔:山名,在今山东泰安市。 风:通“讽”。 苞棘:草木丛生之地。 厥景婆娑:其景象摇曳多姿。 欲静弗得:想要安静下来却不能如愿。 孝子事亲:孝顺的儿子侍奉父母。 昊天罔极:指天地之间没有比父母的恩情更深的了。 【赏析】 《诗经·小雅·甫田》中有“南有嘉鱼,烝享祖妣”之句,是说南山上有一种大鱼,祭祀时用它来祭奠祖先,这是古代祭祀时所用的一种供品。《甫田》是西周初期的作品
【注释】: 景薄桑榆:日暮。景,同“影”。薄,迫近、逼近。桑榆,指黄昏。一说“景”为动词,指太阳光映照桑榆树。 日亦云暮:太阳也即将落山了。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父母健在,而兄弟却已经去世。 虽有至乐,宁不深虑:虽然有最大的快乐,怎么能不深深忧虑呢? 宁:怎;不:副词。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一方面高兴,另一方面又害怕。 则:代词,指前面所说的“忧”。 【赏析】:
注释: 南陔有三首,其二是:“南陔有风,吹彼桑梓。慕我父母,终身敬止。” 译文: 南陔有三首诗,这是其中的第二首。诗中说:“南陔有风,吹彼桑梓。慕我父母,终身敬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父母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南陔有风吹动桑树和梓树的景象,表达了对父母深深的敬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尊老爱幼的风尚。 南陔三首是《诗经》中的一组诗歌,共三首
维物有则,维民秉彝。 好斯美德,由此令仪。 上和下睦,皞皞熙熙。
君令臣恭,父慈子孝。 夫妻相敬,兄弟相好。 惠于朋友,无德不报。
何谓彝伦,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朋友有信。 兄爱弟敬,夫和妻顺。
肃肃令仪,君子由之。 秩秩彝伦,君子求之。 率性之道,君子修之。
鸟兽鱼龙,咸遂其性。 积善之家,必有馀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