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薄桑榆,日亦云暮。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虽有至乐,宁不深虑。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注释】:
景薄桑榆:日暮。景,同“影”。薄,迫近、逼近。桑榆,指黄昏。一说“景”为动词,指太阳光映照桑榆树。
日亦云暮:太阳也即将落山了。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父母健在,而兄弟却已经去世。
虽有至乐,宁不深虑:虽然有最大的快乐,怎么能不深深忧虑呢?
宁:怎;不:副词。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一方面高兴,另一方面又害怕。
则:代词,指前面所说的“忧”。
【赏析】:
《南陔三首》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晚年的作品之一,其内容主要是写他思念家乡的心情。此诗是第三首,前两首分别表达了作者对父母的依恋之情以及对兄弟的怀念之意。
此诗的前两句写景,表现的是诗人对于时光飞逝的感叹,同时也流露出他对家人的思念。后两句则是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表达了他面对人生的种种变故时的矛盾心理。全诗语言平实,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崇高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