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载堉
注释: 草木茂盛繁盛,鸟兽繁多。 抬头看见鹰在飞翔,低头看到鱼在水中游动。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写自然界的草木茂盛、鸟兽众多来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第一句中的“蕃庶”一词,意为丰富、繁多,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繁荣景象的赞叹和喜爱之情。第二句中的“咸若”一词,意为都像,形容草木、鸟兽等生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第三句中的“仰望”,意味着抬头向上看;“俯览”则指低头向下看
华黍五首 其五 彼华者黍,彼实者禾。 君子爱物,不溢不过。 此诗出自明代诗人朱载堉之《华黍五首·其五》。这首诗以朴素的田园生活为背景,通过对农作物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节制、谦逊的生活态度。下面是对该诗逐句的注释和翻译: 彼华者黍,彼实者禾。 解释: 那些盛开的花(黍),其实质是谷物(禾)。 翻译: 那些绽放的花朵,其实质是谷物。 赏析: 此句以“花”和“谷”作比
注释:天运的运行是亨通的,万物都由庚年产生。 王道是正直的,广阔而平展。 赏析:此诗为《诗经·小雅·天保》的节选,原诗共有八章,这里仅取其首章。诗的大意是说,宇宙间一切事物都由庚(木星)年开始,因此人们应顺应自然规律,遵循正道行事,这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注释】 华黍:指黍。 彼:那。 彼实者菽:指那些长在田里的豆类作物(即豆)。 农夫:指务农的农民,此处特指种地的人。 庆:庆祝。 邦家:国家。 【赏析】 此诗为《诗经·小雅·甫田》中《甫田》第三章,原题为《甫田》,但后来人们为了便于阅读和引用,便把前两章称为《甫田之什》,后两章称为《甫田之什》。“甫”通“父”,这里指周文王。 这首诗是写农夫的劳动,歌颂农夫的辛勤劳动为国家带来好处。
【注释】黍,一种谷物,古代的“五谷”之一。麻,一种植物,可以制布。华黍五首:指《诗经》中的《小雅·大东》,共五篇,其中第一篇是《华黍》。 彼华者黍(shuò):那茂盛的黍稷。 其实者麻(má):它的果实是麻子。 君子爱民(ài mín),不骄不奢(shēn):君子爱惜百姓,不会骄傲自大也不会奢侈浪费。 这首诗表达了对统治者应具备的品质和行为的期待,即统治者应该珍惜民力、勤劳节俭。同时
《白华五首其二》是明朝诗人朱载堉的作品,诗中的“嗟彼白华,莹然如琇。君子立身,必慎所守,无贻亲咎。”通过简洁的诗句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和对亲人责任的强调。下面将对这首诗逐一展开解析: 1. 词语释义: - 嗟:感叹词,此处表达叹息之情。 - 白华:白色的花瓣,这里比喻纯洁的品质。 - 莹然:明亮而清澈的样子,形容白色花瓣的纯净。 - 如琇:像珍贵的宝石一样珍贵。 - 君子:指有道德修养的人。 -
华黍五首其一 华:指庄稼,黍、稷都是古代的粮食作物。彼:指别的。秋:指秋天。成:指成熟收获。 译文:那茂盛的庄稼,那结实的谷物。看那成熟的时节,一年又一年,一年比一年。 注释:华:庄稼。黍、稷:古代的粮食作物。彼:别的,指其他庄稼。秋:成熟的季节。成:收获。时万:一年。时亿:一年又一年,一年比一年。 赏析:这首诗是描写庄稼生长过程的,诗人通过对庄稼生长过程的描绘
华黍五首 其二 那黍子(即高粱)的穗,结着金灿灿的谷粒。 时令和畅、年岁丰登,仓库里堆满了粮食。
【注释】: 白华:白色的花朵,比喻高洁的品德。 莹然如冰:洁白明亮如同冬天的冰块。 战战兢兢: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庶:希望。 【赏析】: 这首诗以“白华”起兴,借物喻人,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尚品质追求的渴望与向往。首句“嗟彼白华”,即感叹世间的美好事物,如洁白的花朵般纯净无暇,它们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如同冰一样透明、纯洁。这既是诗人对于自然美好的赞美,也是对人性中美好品质的向往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重点字词含义和句子结构的理解。此诗为《诗经》作品,属于风体诗,主要采用民歌形式。 第一句“嗟彼白华”,意思是说洁白的白华啊,晶莹如雪;第二句“莹然如雪”,意思是说洁白的白华啊,像雪花一样晶莹洁白。 第三句“君子立身”,意思是说君子立身之道,应当像这洁白的白华一样清清白白、纯洁无瑕。“立身处世”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命题之一。“立身”即立身扬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