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薖
【诗句释义】 翠云道中观穫:在翠云山的田间小路里观看收获。 代田谁为西汉议,耐旱幸有占城禾:是谁替汉朝提出耕种的建议,幸好有占城禾抗旱。 挥镰正见八月穫,拾穗遥怜一老歌:挥动镰刀看见八月的收获,远望老人唱歌让人同情。 为言使君驱五马,北陌东阡饷耕者:说着让使君驱赶五匹马,到北边小道,西边田间去送粮食给耕者。 汝曹力穑更当勤,慎勿惰游辜使君:你们努力耕种更要勤劳,不要懒惰游玩辜负了使君的期望。
岐山凤多雏,鸣必中律吕。 乃知忠厚家,要作谦退语。 这句诗的大意是:在岐山,有许多凤凰雏鸟,它们鸣叫时的声音一定符合律吕。因此,人们知道忠诚厚道的家庭,应该说出谦虚退让的话。 申公二世后,有子笔甚武。 这句话的意思是:申公的后代,有一个儿子名叫笔,他非常勇猛。 四公如日月,映照万万古。 这里的“四公”可能指的是四位著名的人物或者家族,他们如同日月一般耀眼,他们的光辉照耀了千万年的历史。
【注释】 次:跟随。董彦速:人名,这里指的是法涌寺的僧人。轮老:即法涌寺的老僧,字号不详。三首:指本诗共三首。“次”与“示”同义连文,意为“追随”。鸾凤(鸾:神话中的凤凰;凤:神鸟):古代传说中的祥瑞之鸟,此处指法涌寺中的高僧。 孤绝翔千仞:意谓法涌寺的高僧在佛法方面独树一帜,超群拔俗,飞升至九霄云外。仞(rèn):古代长度单位,十尺为一仞。 天竺:印度古称,这里借指佛教。续此灯无尽
【注释】 ①粲字韵:一种诗体的名称,是唐代的一种押韵的诗。 ②岁将除:年将尽。因诵前贤粲字韵诗:读前人写“粲”字韵的诗而有所感触。 ③次其韵:写自己的感慨,与前人的诗呼应。 ④盖予与彦光:我与张彦光。皆年三十九矣:我和张彦光都是二十九岁的人了。 ⑤舂粮适百里:舂米去百里以外。 ⑥九十居其半:指九十岁的人有一半是八十岁的人。 ⑦骎骎入老境:渐渐进入老年。 ⑧竞起末路叹:一起感叹人生的终结。
【解析】 本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吾闻天竺峰,耸若在天上”起兴,写仙岩的雄奇壮丽,突出董彦速游仙岩的目的。接下来,“峰前溪万仞,激石吼寒浪”,写仙岩之景。“堂中老比丘,碧眼照林莽”,描写董彦速游仙岩所见所闻,进一步表现仙岩之胜。然后,诗人以“徜徉君屡游,局趣我思往”作结,表达对董彦速游仙岩的祝愿,也暗寓自己希望与董彦速结交之情。 【答案】 译文: 我听说天竺峰,像矗立在天空上。 峰前溪水万仞深
食藕 人怜淤泥上,出此万朵莲。 须知淤泥中,有藕大如椽。 本清凝冰雪,末艳方婵娟。 玲珑众窍通,蚴蟉数节连。 甘寒固不数,却暑最所便。 髯奴来城市,负笼至我前。 开缄尚带泥,未嚼先垂涎。 霍霍摩霜刀,雷雷挹涧泉。 切玉堕冷冽,已觉沉疴痊。 芰寔斗角紫,鸿头剥珠圆。 秋盘荐此果,顿使二物捐。 念此涅不缁,馀品莫争妍。 而能豁忧思,令我心欢然。 合作飞行仙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 诗句解释及注释 1. 吾宗宣城守 - "吾宗"指的是我的家族或者门第,"宣城守"则是指宣城的守护者或代表,这里特指吕居仁(字居仁,号东所,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 2. 诗压颜鲍辈 - "诗压"表示诗的格调和水平高超,"颜鲍"指的是南朝梁时期著名的两位诗人颜延之和鲍照,他们以豪放的风格著称。 3. 间警拔句,江练与霞绮 -
君如千里驹,但欲见鞭影。 这句诗的意思是,你就像一匹千里马,只想要看到你的鞭影。比喻对方像骏马一样快速前行,只想要看到你的背影。 既明才越都,未暮已燕境。 这句诗的意思是,你已经在越地(今浙江省东部)了,而我们还未到晚上就已经到了燕地(今河北北部)了。形容时间紧迫,任务繁重。 适楚或北辕,空叹道里永。 这句诗的意思是,去楚国的时候或许要向北走,却感叹道路漫长。比喻路途遥远,困难重重。
【注释】 黄花:黄色的菊花。散若金,像金子一样散开。翠竹:翠绿色的竹子。森如束,像一束一样茂盛。此还有妙义,这里还有更妙的意思。机发同箭速,就像箭一样迅速。可怜钝根士,可叹那些迟钝的人。每嗟力不足,经常叹息自己力量不够。须知日月疾,要知道日月快速运行。仅得羊胛熟,只能吃到羊肉的半生不熟部分。 【译文】 黄色的菊花像金色的散开,翠绿的竹子像一束茂密。这里有更深的含义,就像箭一样迅速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结构和形式: - 诗歌共有48句,按照七言律诗的形式排列。 - 每四句为一联,共分八组。 - 押韵方面,第一、二、四、五、八、九、十二、二十四句均押“上声二十二养”韵。 接下来是逐句解释和注释: 1. 复用前韵示内:重复使用先前选定的韵脚来表达情感或主题。 2. 尝闻稿砧词,破镜喻月半:曾经听说有关于砧石和破碎镜子的比喻,这里用破镜比喻夫妻关系中的裂痕或不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