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薖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熟悉诗词的内容,理解其思想感情。对这首诗的理解,首先要把握全诗的意境,然后逐句逐层深入理解诗意。 【答案】 译文:鸟儿会唱歌能歌唱,花儿会舞蹈会扭腰。老人像帝王一样有尊严,识得这是真正的律吕。击节吟咏又长歌 吟唱,酒杯插满羽毛更畅饮。春风拂面已开始准备行装,行乐之事还多着呢。我们只要喝酒作乐就足够 了,何必苦苦地追求名利?注释:①贯珠
【注释】 清晓:清晨。微开:微微开放。萧疏:稀疏、疏落。北风:指严冬的寒风。度:散发。幽姿:幽雅的神态。窥见:偷看,窥探。故向:因此、所以。寒林:指冬天的树林。度暗香:散发香气。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梅花在严寒中独自开放的诗。首句写梅花初开,颜色淡黄;次句写梅花受尽严霜的摧残,仍不屈服,不肯向严寒低头;第三句写梅花孤高自傲的神态,不许人去偷看;末句写它飘荡在寒冷的林子里,散发出阵阵清香
梅花四首 其三 蔷薇露染玉肌香,疏影寒光照野塘。 长使诗人动幽兴,不妨桃李斗春妆。 【注释】 蔷薇:指蔷薇科植物蔷薇。蔷薇花的香气。 玉肌:形容梅花如玉一样纯洁美丽。 “疏影寒光”句:形容梅花在月光下,枝叶稀疏,清冷的光照射到水中,波纹荡漾。 “长使”句:意思是经常使诗人产生深远的联想,产生幽深的兴致。 “不妨”句:意思是不必担忧桃花李花会和它争艳斗丽,因为梅花的清香已经足以压倒它们了。
种松 清晨,我课仆奴铲除杂草。 身非郭橐驼,但学习种树的技艺。 何不种植杞柳,却只种松树青青? 思念汝命定独存,生机旺盛凌驾冬三冬。 明年再见汝生,何时能如苍龙矫健? 种德也是我愿,愿如松风高洁穆然! 百年后无人思此,百载后谁人忆角弓? 麦地可行可依靠,不必荒茅中求索。 应护以棘刺,养视犹如婴童般娇嫩。 此法岂是无根之传,闻于玉局公传授
``` 老子平生与竹群,清风洒濯胜三熏。 江郎定自兴不浅,共打僧门寻此君。 注释:老子是道家的始祖,他一生都喜欢和竹子为伴,清风拂过竹丛,如同洗涤一般,胜过三熏(即三种香料)。江郎是指江淹,他在文学上的成就非常高,因此被称为“江郎”。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江淹一同游览五福寺,观赏竹子的情景。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以及与江淹的深厚友谊。通过对比“老子”和“江郎”的形象
【注释】 小窗:小窗户。疏箔:稀疏的竹帘。列仙家:排成一列的仙人之家。遗音:指琴曲的余音。晚景:指夕阳。贺老:唐代诗人贺知章,号四明狂客,曾自号四明狂客、东游侠、秘书外监等。场屋:科举考试的考场,即试场。定场:在考场所表演的一种技艺,如变魔术、耍杂技等以助兴。琵琶:一种古代弦乐器,用拨子弹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叹曹道士弹琴技艺的小诗。前两句写弹琴时的情景。后两句则写弹琴技艺之高超
诗句释义: 傍人如笑不胜妍,曾是寻芳向腊前。 纵使游蜂能拂掠,含酸结子为谁圆。 译文: 那些在人们周围盛开的梅花似乎在微笑,美得让人无法抗拒。我曾经在冬天到来之前就已经开始寻找这些芳香的花朵了。 即使有蜜蜂在花间飞舞,我也不会去伤害它们,只是默默地欣赏着它们的美丽。而那些含着酸味却结出了果实的花朵,它们又是为谁而开的呢?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薖的《春日黄梅花二首·其二》中的一句诗
【注】吴彩鸾:唐代女诗人。写真:画肖像。 天上凤凰难独自住宿,人间翡翠本应双栖。 画师用丹青描绘出文萧和孔雀,谁让文萧的东面迷了孔雀的西面?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上片写凤皇(即凤凰)难宿、翡翠双栖。下片写文萧与孔雀,以文萧为喻,写人世间的名利之争;以孔雀为喻,写世态炎凉,世风险恶。全诗借物抒情,寓情于景
晚雨墙东暗绿槐,清阴庭院锁莓苔。 委阶红药将春去,贴水青荷与夏来。 此诗通过描绘一幅暮春时节的景色画卷,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从春天向夏天过渡的美景。诗人用“晚雨”、“清阴”、“红药”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变化的画面,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向往。 诗句注释与赏析: - 晚雨:黄昏时下的细雨,增添了几分静谧和清新的氛围。 - 墙东:指明了雨滴落下的位置,增强了画面感。 - 暗绿槐
这首诗是诗人在五福寺观看竹子之后,对竹的赞叹。 小池环插碧琅玕,气韵萧梢六月寒。 注释:小池四周环抱着碧色的竹子,它们的气质和姿态都像夏天一样冷峻。 一夜清霜群木落,独留孤节与君看。 注释:一夜之间,所有的树木都被寒霜覆盖,只有那孤独的竹子还在,它依然挺拔,等待着欣赏它的人。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