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薖
【注释】 1. 去年中秋:指上一年重阳节时。 2. 我病起复仆:我因病又病倒了。 3. 苦遭水帝子:苦于被水神所阻,无法离去。 4. 草草壶觞具:匆匆忙忙地准备了酒食。 5. 酬献呼稚子:请孩子来斟酒。 6. 应答烦老妪:回答时叫上了家中的老妇人。 7. 今年幸强健:今年身体还健康。 8. 佳节欣会遇:在这美好的节日里相逢。 9. 座上客:在座的客人。 10. 萧散如鸥鹭:洒脱自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分析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理解分析。“虎头痴绝自不痴”一句中,“虎头”指顾恺之,“痴绝”是形容其绘画技艺高超到了极点。“丹青妙处手得之”一句,是说顾恺之的画精妙绝伦,是他亲手画出来的。“石岩戏画幼舆了”一句,是说在石岩上玩耍时画下了年幼的车夫。“酒狂更貌黄冠师”一句,是说饮酒过量的人会改变外貌,像黄冠道士一般。
【注释】 君家:指友人的住所。绕屋:环绕在屋周围。青琅玕:形容竹色青翠而坚硬。惊雷裂地:形容雨声之大,震得地面都裂开。入山:走入山林中。长镵(chán):用刀砍。不汝赦:不饶恕你。汝:你。登君盘:放在你的盘中。有馀鼠壤幸分似:意思是说,尽管你家中还有多余的老鼠屎,但我也愿意分给你一些,希望你不要嫌弃。怜我羹稀箸易宽:意思是说我虽然吃不到丰盛的美食,但也能吃得饱。厨房里给我准备的饭食很清淡
这首诗是苏轼赞美友人文与可画竹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我昔居西园,手植竹数个。 我曾在西边的园林里亲手种植了好几种竹子。 凛然如德友,节行不敢破。 这些竹子就像品德高尚的朋友一样,它们的节操让人无法破坏。 朝吟玩霜枝,夜闻萧瑟清。 清晨的时候我会吟咏着寒霜中的竹子,夜晚则听到它们发出的凄凉声音。 风吹一旦忽不见,似觉尘土污人衣。 一阵风过后,那些竹子突然消失了
这首诗是李白写给孙子的,表达了他对孙子的赞美和期望。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1. 我家大冯君,清诗跨阴何。 2. 尤工婕妤怨,不愧青草歌。 3. 后生游其门,玉石例琢磨。 4. 是中知味少,莫辨白黑鹅。 5. 独闻子孙子,锵然应鸾和。 6. 君尝喜其似,谓可同臼科。 7. 剑池佳山水,清涟映嵯峨。 8. 孙子居山间,新诗日吟哦。 9. 探囊肯投我,有篇未为多。 10. 论文定何时
灌园 春初韭争妍,秋末菘更好。 嗟我喜蔬食,如人嗜羊枣。 何尝厌滋味,政自乐枯槁。 念彼蠕蠢虫,性命欲自保。 变相惊蜊异,将糖嫌蟹躁。 故于园日涉,莳此可食草。 近来秋雨馀,三亩净如扫。 畦丁犹浸灌,小瓮亦自抱。 问许机事忘,何如汉阴老。 注释: 1. 春初韭菜竞相展示其美丽,到了秋天,白菜更显美味。 2. 我很欣赏素食的饮食,就像人喜欢吃羊肉干一样。 3. 我并没有讨厌食物的味道
【注释】 苍崖阴:山的北面是一片苍翠的山崖。苍:指山的绿色。阴:暗,昏暗。 老僧乞食去:和尚去讨饭了。乞食:乞讨食物。 境静悟尘垢:在清幽的环境里,可以使人顿悟世俗的烦恼。悟:觉悟,顿悟。尘垢:俗世的纷扰和烦恼。 林香识兰孙:在树林中闻到兰花的香气,就像认识自己的孙子一样亲切。林香:树木散发出来的芳香气味。兰孙:即兰花,这里比喻孙子。 同访花柳村:一同前往花柳村(地名)。花柳村:一个以花草
闻彦光,字彦光,是南唐中主的宰相。他曾经在田舍遇到火焚几间房子,但未被烧毁。 睡龙:比喻诗人,指李煜。山泽枯:山和泽都干枯了。 炎官,指火神。弭节飞廉怒:飞廉,古代传说的恶兽。弭节,即熄火。旋彻大屋涂:很快便将大火扑灭了。 郁攸(yōu)飞空百鸟噪:鸟儿因火光而惊起,在空中乱飞。 煇赫照树腾猿呼:辉耀照耀着树木,树上的猿猴也惊叫起来。 绿林灰烬一瞬耳:树林里的草木烧得只剩下一堆灰烬
【注释】 宿云:指早晨的云朵;散曾阴:云散去,露出阳光;秀色还叠障:山的美景依然层叠如屏障;长蛾样:蛾眉般的山峰;光浮竹木杪:竹木的顶端在月光下闪着微光;影落檐楹上:屋檐上、楼台的柱子上都映有山的影子;何人妙盘礴:是谁巧妙地描绘了这些山?盘礴:绘画之意;淡墨写屏嶂:用淡淡的墨汁画成屏风上的山峰;五弦:古琴的一种,五弦。 “雨后秋山”:描写一幅美丽的秋日雨后的山水图。 译文: 早晨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鼠须笔为题。下面是逐句释义: 1. 编须将取猬毛磔,裁管縳成鸡距长:这里说的是将鼠须与猬毛混合编织在一起,然后裁剪成笔杆的形状。这里的“编”指的是制作笔毛的意思。"将取"可能是指取自某种材料或者工艺。“刺猬毛”是一种动物纤维,用于制笔的笔毛。“磔”是一个动词,表示撕裂的意思。“裁管”指的是修剪、剪裁的动作。“縳”可能是指用线绳捆绑的意思。“鸡距长”是指笔毛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