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秋时,我病起复仆。
苦遭水帝子,百计推不去。
床前客问病,草草壶觞具。
酬献呼稚子,应答烦老妪。
今年幸强健,佳节欣会遇。
况有座上客,萧散如鸥鹭。
尊前清兴发,岂数青蚊聚。
南山又朝隮,晚雨细如雾。
难追阿连玩,徒咏希逸赋。
阴晴天下同,吾事亦何预。
不须渊有珠,遑恤食无兔。
人无百中秋,对月复几度。
幸逢方外交,姑乐酒中趣。
君看清夜徂,草上已多露。

【注释】

  1. 去年中秋:指上一年重阳节时。
  2. 我病起复仆:我因病又病倒了。
  3. 苦遭水帝子:苦于被水神所阻,无法离去。
  4. 草草壶觞具:匆匆忙忙地准备了酒食。
  5. 酬献呼稚子:请孩子来斟酒。
  6. 应答烦老妪:回答时叫上了家中的老妇人。
  7. 今年幸强健:今年身体还健康。
  8. 佳节欣会遇:在这美好的节日里相逢。
  9. 座上客:在座的客人。
  10. 萧散如鸥鹭:洒脱自然,像鸥鹭一样悠闲自在。
  11. 尊前清兴发:在酒杯面前兴致勃勃。
  12. 南山又朝隮:山南山北的树木都开始披上了新绿。
  13. 晚雨细如雾:傍晚的雨点很小,像雾一样飘洒。
  14. 难追阿连玩:难以追随古人游玩的快乐。
  15. 徒咏希逸赋:只能吟咏古人的逸事诗篇。
  16. 阴晴天下同:无论晴空万里还是乌云满天都一样。
  17. 吾事亦何预:我的事务又有什么相干呢?
  18. 不须渊有珠:不必追求深潭中的珍珠。
  19. 遑恤食无兔:不必担心没有兔子吃。
  20. 人无百中秋:人们没有过中秋节的机会。
  21. 对月复几度:又过了几个中秋。
  22. 方外交:正逢这个时节。
    【赏析】
    《中秋示座客》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这是一首写中秋的诗,诗中表现了作者的旷达和乐观。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西元一〇七六年)九月十六日,时作者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与友人欢聚中秋赏月。全诗以轻松的口吻抒发了对人生、友情的感慨,语言清新活泼,格调明快。
    “去年中秋时,我病起复仆。”这两句写出自己生病后不能享受团圆之乐,反而又增添了许多烦恼。“病起复仆”四字,道尽了人生的无奈。
    “苦遭水帝子,百计推不去。”水帝子是指屈原,这里比喻疾病,说疾病缠身,让人痛苦不堪,想摆脱却力不从心。这句表达了诗人因病不能参加聚会的无奈心情。
    “床前客问病,草草壶觞具。”当朋友来访询问病情时,诗人只好匆匆准备酒食招待他们。这里的“草草”一词表现出了诗人匆忙的心情。
    “酬献呼稚子,应答烦老妪。”诗人请自己的孩子来斟酒,让家里的老人来回答。这里通过孩子的天真与老人的智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今年幸强健,佳节欣会遇。”虽然身体还不是很健康,但在这样美好的节日里能与朋友们相聚,也算是一种幸福了。这里的“幸”字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难得的相聚时光的珍惜。
    “况有座上客,萧散如鸥鹭。”在座的客人都十分洒脱自然,如同闲适的鸥鸟和鹭鸶一样。这里通过客人的形象描绘出了一幅优美的画面,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闲适生活的向往。
    “尊前清兴发,岂数青蚊聚。”在酒杯面前兴致勃勃,哪里用得着去计较那些微不足道的小细节!这里的“岂数青蝇聚”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清高品格的自信以及对小人之流的不屑一顾。
    “南山又朝隮,晚雨细如雾。”南山山上的树木开始披上了新绿,傍晚时分的细雨像烟雾一样飘洒。这里的景色描写既衬托了中秋之夜的寂静祥和,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满足。
    “难追阿连玩,徒咏希逸赋。”“阿连”指的是屈原,“希逸”则是苏轼自号。诗人感叹自己无法追忆古代文人的雅游,只能吟咏他们的诗篇以抒发自己的情怀。这里的“难追”一词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反映了他内心深处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阴晴天下同,吾事亦何预?”无论是晴空万里还是乌云满天,都是一样的。我的事情又有什么关系呢?这里的“阴晴”二字既指天气的变化,也暗示了人生中的种种境遇。诗人以豁达的心态面对这一切,体现了他的超然物外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这首诗以轻松的口吻抒发了对人生、友情的感慨,语言清新活泼,格调明快。通过对中秋夜晚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和谐、愉悦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己心境的一种超脱和释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