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梈
诗句原文 新诗走风雨,感谢老兵来。 译文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老兵的感激之情和对他们辛勤付出的尊重。通过描绘老兵的形象,诗人传递了对军人的敬意和对和平的渴望。 注释 新诗:指老兵带来的新诗作或诗歌。 风雨:象征着艰难困苦的生活环境。 老兵:指那些在战争中为国家保卫疆土、牺牲自己生命的英雄们。他们为国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值得我们深深地感激和尊敬。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老兵形象的生动描绘
【诗句解释】 1. 楼倚晴空外,登临延赏心。 - 此句描绘了一座高耸入云的楼阁矗立在晴朗的天空之外,登上它,可以远望欣赏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这座楼阁和其周围环境的喜爱之情。 2. 微风孤雁过,落日万蝉吟。 - 此句描写了一幅秋日黄昏的景象:微风中一只孤独的大雁掠过天空,落日时分无数蝉鸣声此起彼伏。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情绪。 3. 客路侵齐树,乡愁接楚砧。 -
【注释】 月出:指月亮升起。 清枫起夕阴,明月出高岑:傍晚时分,山中的树林被夕阳余光笼罩着,一轮明月从山顶冉冉升起。 达识衰荣理:明白万物的盛衰之理。 深齐去住心:心中深深理解人世的聚散离合。 夏虫先振砌(zhè):《庄子·秋水篇》中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夏虫不可语冰。”意思是说,夏生的虫不能了解冬天的事,蟪蛄不能了解一年之中四季的变化,这是它生命短促的缘故。后来用来比喻时间短暂
诗句输出:昨日立冬雨,内河中夜雷。 译文输出:昨天晚上下了一场立冬的雨,内河水面上响起了夜晚的雷声。 关键词注释:昨日,昨天;立冬,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冬季开始;雨,降雨;内河,河流;夜雷,晚上打雷;晨兴,早晨起床;定,确定、安定;衰柳,已经衰老的柳树;寒,寒冷;早梅,早开的梅花;饥年,饥饿的年份;方禁酿,刚刚禁止酿造酒。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济州看到的景象和内心的感受
绝句六首其三 乡路西州是,延平那向东。片帆侬会使,祇是怕随风。 注释:家乡的路通向西边的州城,延平那边是我要去的方向。虽然有船可以乘坐,但是我害怕会被风刮走。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在乡间路上行走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由的向往。诗中的“西州”和“延平”都是地名,分别代表了诗人的家乡和要去的方向。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想要自由地旅行的愿望,但又担心会被风吹走
注释:桑落洲前秋景令人感伤,白云近处可见远也无踪。听说酒官已停职休假,美酒家家都可自由饮用。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桑落洲前看到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秋日的白云,表达了自己对远方的思念之情。同时,他也感叹传闻中酒官已经停职休假,使得美酒得以自由饮用,这也是一种对自由的赞美
【注释】 李教授:指李德裕,唐宪宗时宰相,与诗中“亭”“馀饶”“大江东”等词相照应。 亭赴五羊:指在五羊城送别李教授。 先往:先去拜访。余饶:地名,在广东。见《旧唐书·地理志》。 觐省:朝拜皇帝。觐,同“觐”。“省”,省视朝见,这里泛指宫廷内。 动西风:惊动了西风,指秋风劲吹。 去住同:形容诗人离别家乡的心情。 诸生:学生,学子。五岭外:指南岭山脉之外。南岭,横亘于广东、广西两省之间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古来辇毂下,不畜隐沦人。 注释1:辇,古代帝王所乘的车。毂(gǔ),车辐与轴相接的部分。这里指帝王居住的地方。 注释2:畜,养育,此处表示容纳。 赏析1:诗人表达了对于隐士或被社会遗忘的人的同情。在帝王之家,不应有被遗忘的隐士。 况有龙门旧,宁无兽锦新? 注释1:龙门,代指朝廷。 注释2:兽锦新,比喻新的朝臣如锦上之兽,色彩鲜艳夺目。 赏析2:诗人指出
【注释】 寒食:清明节前一天。百丈山:在今浙江桐庐县西南。钟:古代计时器具,这里指寺庙中的大钟。柴扉:用柴木做的门。本不从耕稼:本来不从事农耕。临江愧老农:面对江水感到惭愧,因为自己是个农夫。 【赏析】 寒食过后百丈山上夜晚的景色,作者以闲适的心情来酬答宦游之劳。这首诗是写百丈山夜景的。诗的首联写暮景:寒食过后,夕阳西坠,暮钟报时,诗人来到百丈山中,观赏夜坐景色,不禁感慨万端。颔联写夜景
山寿生日 见尔开三岁,堪余谢一官。 常怜为子重,更念报君难。 曷曰胜裘马?于天学凤鸾。 终当慰老眼,空阔万人看。 注释: 1. 见尔开三岁:见到你已满三岁了。 2. 堪余谢一官:我还有什么可感谢的官职呢? 3. 常怜为子重:常常怜悯你年纪尚小,重任在肩。 4. 更念报君难:更加想念报答君主的艰难。 5. 曷曰胜裘马:何言胜过裘衣骏马? 6. 于天学凤鸾:在地上仿效凤凰和鸾鸟。 7. 终当慰老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