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性夫
岁菊 不逐登高老孟嘉,同来守岁阿戎家。 能将秋圃风霜骨,直作寒梅辈行花。 香称屠苏浮腊蚁,色侵幡胜插云鸦。 老夫细把金英撷,独拟明朝早供茶。 注释与赏析: 1. 不逐登高老孟嘉 - 孟嘉是三国时期东吴名士,此处比喻自己不愿像他一样在高处欣赏美景而忘却了日常生活的琐碎。 2. 同来守岁阿戎家 - 阿戎家,可能指的是某人或某户人家,守岁,即守岁迎新,这里指大家一起围炉而坐,共享节日的温暖和欢乐。
【注释】 江上:指江南水乡。春肥:春季,草生长茂盛,故称春天为“春肥”。衰草生:衰草生长。林梢:树林的梢头,此处泛指树木。暖:温暖。乳鸠鸣:乳燕在巢中鸣叫。乳鸠:燕子的一种。一面雅:意指山青水秀,景色宜人。雅:高雅。白鸟令人双眼明:白色的鸟儿使眼睛明亮。白鸟:白色的鸟。双眼明:形容眼睛因看到美丽的景色而感到明亮。云净有时看雨泣:当云层很厚、很黑时,偶尔会下雨,雨水打湿了云雾,仿佛是泪水。有时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人家落落堕荒丘: 意思是“人家凋零败落,坠落在荒凉的山丘上”。 - 碑带苍苔独自留: 意思是“碑石上覆盖着苍绿的苔藓,独自留在那里”。 - 博陆脊梁浮日月: 意思是“博陆山脉的脊梁像日月一样横跨天空”。 - 中郎铭笔法春秋: 意思是“中郎(诸葛亮)的铭文风格,就像春秋时期的书法一样”。 - 一抔谁下寻坟马: 意思是“谁把一抔土(坟墓)挖出来寻找一匹战马”。 -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每句五个字,共四句。 第一句:“格磔声高午梦残”,注释:格磔声,形容歌声或琴声等清脆悠扬;高午梦,指午后的梦境已经消散;第二句:“扊扅歌罢酒杯乾”,注释:扊扅,指用力搅拌或擦拭;歌罢,指唱歌结束;酒杯乾,表示酒杯已空;第三句:“漫天飞去杨花乱”,“满天”形容杨花飘散的范围很广;“飞去”指杨花瓣随风飘散;“乱”形容杨花纷飞的样子;第四句:“着雨归来燕子寒”,注释:着雨
【注释】 翠羽嘈嘈:鸟儿的叫声。 罗浮峰:山名,在今广东境内。 无碧苔:指山路被霜雪覆盖,没有绿色苔藓。 供玉笛:指梅花的香气供人嗅闻,如玉笛般清幽。 点妆台:指用梅花点缀化妆台,使妆容更加艳丽。 少须鼎实:少时,即早晨。鼎实,指炉中燃烧着的木炭,用来取暖。 却带江南烟雨来:意思是说梅花的香气又带来了江南的烟雨之气。 【赏析】 此诗写诗人于梅林中赏梅,梅花盛开,清香袭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回的《籴踊感兴》。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笔耕长馁拙生涯,何用撑肠著五车。 (注释:我以写作为生,却长期饥饿,笨拙的文笔无法写出有价值的文章,为何要费尽心思去追求那些空洞的学问?) 译文:我以写作为生,却长期饥饿,笨拙的文笔无法写出有价值的文章,为何要费尽心思去追求那些空洞的学问? 2. 甚欲疗饥难煮字,可怜不饱费炊砂。 (注释
诗句释义: 1. 第一句:“晓炉香剂已烧残”, 描述了早晨醒来后,香炉中的香料已经燃尽。 2. 第二句:“漫卷棨帘倚药栏”, 诗人起床后,随手推开药柜边的门,靠在药柜上。这里“棨”是古代一种可以移动的窗户,而“药栏”则指的是放置药材和药具的地方。这一句描绘了诗人起床后的日常生活场景。 3. 第三句:“鞭底土牛方转悠”, 诗人用鞭子赶着耕田的牛,牛正在悠闲地行走。 4. 第四句
【译文】 太阳的威力,使雪消溶,红日行天熨绛绡。阳长阴消,一番过后,本来面目又现。瘦竹方伸久折腰,枯沼暗通泉细细。晴檐忽听雨萧萧,独怜点入吟翁鬓,费尽东风不肯销。 【注释】 雪销:积雪融化。 行天:运行于天空。 熨绛绡(zhòu xiá):用熨斗熨平深红色的丝织品。 阳长阴消:阳光普照,阴气消散。 本来面:原来的样子。 瘦竹:形容竹子瘦弱。 方伸:刚刚伸展。 久折腰:很久没有挺直腰杆了。 枯沼
这首诗出自《文节谢公挽歌》的第二句。下面我将逐句进行翻译和注释: 不甘摇尾乞人怜 - 不愿低声下气地乞求别人的怜悯。 视死如归气浩然 - 面对死亡毫不畏惧,表现出浩然之气。 千古六经俱扫地 - 自古以来的所有经典都被推翻了。 独公一柱肯擎天 - 你一个人撑起了天地。 乾坤万劫英雄尽 - 世间的英雄都已消逝。 文节双高日月悬 - 你的品德和才华就像日月一样高悬。 惆怅老身空有泪 -
谢屏山吴显父惠歙砚 苍玉光寒篆紫烟,重重封裹到梅边。 得君一片歙溪石,即我终身绵上田。 少达必穿维翰铁,尽穷共守子云玄。 老坡莫遣穷居后,远在茶坑凤咮前。 注释: 1. 苍玉光寒篆紫烟:指砚台表面有如玉石的质地,呈现出寒冷的光芒,周围散发着紫色的烟雾。 2. 重重封裹到梅边:形容砚台非常厚重,仿佛包裹着整个梅树。 3. 得君一片歙溪石:指收到您赠送的一块优质的歙州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