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性夫
【解析】 “竹杖”二句,写自己拄着九节竹杖,扶衰翁而精神倍增。这两句诗是说自己在探梅的时候,拄着九节竹杖,扶衰翁而精神倍增,所以身体也变得健壮了。 “色点湘妃红泪雨”三句,写竹杖的色泽与湘妃的眼泪相仿,竹杖的质地与王屋紫藤霜一样凝炼。湘妃的泪水是红色的,而竹杖的颜色也是红色的,而且颜色比湘妃的泪还要鲜艳一些;湘妃的眼泪像珠子一样晶莹剔透,而竹杖的质地也像珠子一样细腻
虹影初消雨脚收,凭高聊复散牢愁。 烟横三市蜂房屋,尘掩重门燕子楼。 黄菊自随陶令节,白云那管汉时秋。 雁飞不尽乾坤大,安得相从汗漫游。 注释:虹影消失,雨脚也收了,我凭高楼远望,心情稍稍开朗,想散散心中的牢愁。烟雾笼罩着三市的房舍,灰尘遮掩着重重的门楼,燕子在楼上飞翔。菊花随着陶渊明的节气开放,白云又怎么会在乎汉朝的秋天呢?鸿雁飞不过这广阔的天地,我们怎么能一起在田间地头游玩呢? 虹影初消雨脚收
【诗句释义】 独榻孤扉木几双,小窝可受北风降。 带霜枫叶寒供火,随月梅梢瘦入窗。 梦熟不知衾似铁,睡醒何用酒盈缸。 【译文】 独坐在床边木制的书桌旁,小窝可以承受北风的吹打。 带着露水的枫叶被用来取暖,随着月亮爬上梅花树尖。 睡得很熟却不知道被子像铁一样冷,醒来时哪里还需要酒来温暖呢。 靠近山的地方最美妙的声音是松涛声,躺下听空荡荡的潮水声从浙江传来。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的诗
【注释】 凉棚:指避暑的凉篷、遮阳的竹帘之类。 伶俜:寂寞。 松发:松枝。 御风难觅深蓬岛,障日聊成矮木天:在炎热的夏天难以找到凉爽的地方,只好用凉棚来遮挡阳光;在烈日下,只能借助矮树来挡太阳。 肥瓠:葫芦。引藤高浥露,闲花借荫省浇泉:用长藤牵引葫芦到高处,使露水不沾湿。 【赏析】 《凉棚》是唐代诗人王涯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以物拟人,以人拟物
这首诗是南宋末年诗人汪元量的七言律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亡友罗公远的怀念和对其高尚品德的赞美。 第一句“死到先生世道衰,忍弹双泪看铭碑。”描述了罗公远去世后,他的朋友们无法抑制自己的悲伤之情,纷纷流泪,同时观看着墓碑上刻着的罗公远的事迹。这里,"先生"是对罗公远的尊称,"世道衰"则暗示了社会环境的恶化。 第二句“动随天去心无愧,视得官轻事敢为。”表达了罗公远虽然去世
【注释】 看镜:照镜子。 自摩:独自摩挲。 萧萧:形容头发稀疏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人落拓不羁的情态。 道:道路,比喻人生的道路。 分命:天命,指命运。 真如纸:就像一张纸一样,比喻前途渺茫。 世乱功名:指世道混乱,功名利禄无意义。 纵有黄金难铸错:即使有千金之资也不能挽救错误。 一编残:指一部残破的书,这里用来象征自己的作品。 易伴犁锄:容易伴随犁锄,比喻生活清苦。 【赏析】 首联写照镜自赏
【注释】 中齿:指人的牙齿。忽:突然、忽然。老丑移形转可吁:形容衰老得很快,变化很大。凋零:花谢叶落,比喻衰老、死亡。磷:一种矿物,磨刀石。投梭折得疏:比喻人年老体衰,做事不中用。根笋:竹类植物的嫩芽。儿龀(chèn):古代指七八岁的孩子。医师欲实火田虚:指中医治疗时需要对症下药,不能随便乱治。乾胏(pì):干枯的脏器,即心。含咀:品尝。味古书:指阅读经典文献。 【赏析】 《自咏》是一首七言律诗
诗句原文 古来系日欠长绳,节物相催老自惊。 岁里春为花早计,蛰前雷是雪先声。 移家燕子商量熟,开国蜂王去就轻。 最忆长安三月事,有谁重赋丽人行。 注释解释: - 古来系日:指古代常挂长绳以计时,但因时间流逝,长绳已显得不足。 - 节物相催:随着四季更替,各种节日和事物相互推动,促使人们感受岁月的变迁。 - 老自惊:岁月无情,让人在感叹的同时感到内心的惊恐和不安。 - 岁里春为花早计
【注释】 宿洪岩寺: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有座洪岩寺。 形枯面冷住山人:形容僧人生活清苦。 钱塘老惠勤:指唐代高僧惠能(636-713)在杭州灵隐寺修行,得法后回到故乡说法,后人称他为“南宗六祖”之一。 寺窭不充黄粟饭:寺庙里连点米也吃不饱。 佛寒添绣碧苔纹:佛像周围长满了碧绿色的苔藓。 秋声茅屋三间雨,野色松岩几树云:秋天的雨打在茅屋上发出声响。 嚼菜薰香清语久:在寺院中咀嚼着菜叶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理解原句的含义,然后结合选项确定诗句的意思,并写出诗句出自的名句。注意不要出现错字。“屠苏卯酒红生晕”的意思是:新年的屠苏酒像卯时酒一般,在酒面上泛起了红色;“细菜辛盘”的意思是:细切的蔬菜和辛香味的菜肴堆满了餐桌;“但觅年年各强健”的意思是:但愿每年都能健壮地活下去。 【答案】 除日立春(春节)岁如旧政方书满,春与故人同惠来(岁月如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