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榻孤扉木几双,小窝可受北风降。
带霜枫叶寒供火,随月梅梢瘦入窗。
梦熟不知衾似铁,睡醒何用酒盈缸。
近山最有松声好,卧听空潮上浙江。
【诗句释义】
独榻孤扉木几双,小窝可受北风降。
带霜枫叶寒供火,随月梅梢瘦入窗。
梦熟不知衾似铁,睡醒何用酒盈缸。
【译文】
独坐在床边木制的书桌旁,小窝可以承受北风的吹打。
带着露水的枫叶被用来取暖,随着月亮爬上梅花树尖。
睡得很熟却不知道被子像铁一样冷,醒来时哪里还需要酒来温暖呢。
靠近山的地方最美妙的声音是松涛声,躺下听空荡荡的潮水声从浙江传来。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的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冬夜中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首联“独榻孤扉木几双,小窝可受北风降”描述了诗人独自坐在木桌上,周围寂静无声,只有北风呼啸而过。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了一种孤独和寂寞。然而,正是这种孤独和寂寞,让诗人更加珍惜自己的小窝。
颔联“带霜枫叶寒供火,随月梅梢瘦入窗”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场景。霜打的枫叶被用来取暖,而月光下的梅枝则显得格外娇嫩,仿佛要进入窗户一样。这里的“寒供火”和“瘦入窗”都形象地描绘出了夜晚的寒冷和宁静,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在寒冷中的坚守和执着。
颈联“梦熟不知衾似铁,睡醒何用酒盈缸”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尽管外界环境艰苦,但诗人的内心却充满了平静和满足。他可能已经入睡很久,以至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和身体的疲惫。醒来后,他又何必用满满的酒缸来解乏呢?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和超脱。
尾联“近山最有松声好,卧听空潮上浙江”则是对全诗的升华。诗人选择隐居山林,远离都市的喧嚣和繁华,选择了与自然为伴的生活方式。在这里,他可以倾听到松涛声,感受到大自然的韵律和节奏。同时,他也可以在夜晚听到潮水的声音,想象着自己仿佛在浙江的海边度过一个美好的夜晚。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也体现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珍视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