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到先生世道衰,忍弹双泪看铭碑。
动随天去心无愧,视得官轻事敢为。
他日史书廉太守,四方人哭老宗师。
不知精爽归何处,定在梅花自在时。
这首诗是南宋末年诗人汪元量的七言律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亡友罗公远的怀念和对其高尚品德的赞美。
第一句“死到先生世道衰,忍弹双泪看铭碑。”描述了罗公远去世后,他的朋友们无法抑制自己的悲伤之情,纷纷流泪,同时观看着墓碑上刻着的罗公远的事迹。这里,”先生”是对罗公远的尊称,”世道衰”则暗示了社会环境的恶化。
第二句“动随天去心无愧,视得官轻事敢为。”表达了罗公远虽然去世,但他的高尚品质和坚定信念仍然影响着周围的人。他生前的行为没有遗憾,因为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正义和良知。同时,他对于官职的态度也是值得钦佩的,即使地位不高,他也没有因此而退缩,依然勇往直前。
第三句“他日史书廉太守,四方人哭老宗师。”预言了罗公远在历史上的地位将会被后人铭记。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和人民奉献,因此他的名字将会被载入史册,受到后世的尊敬和赞扬。同时,他也被人们称为“老宗师”,因为他在学术上有着卓越的成就。
第四句“不知精爽归何处,定在梅花自在时。”表达了人们对罗公远灵魂归宿的好奇和猜测。他们不知道罗公远的灵魂将去向何方,但他的精神一定会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就像梅花一样坚韧不拔,永不凋谢。这里的“精爽”是指罗公远的灵魂,而“梅花自在时”则暗示了罗公远的精神将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再次显现。
这首诗通过描绘罗公远的生平事迹以及其精神风貌,表达了对亡友的怀念和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以及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