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国槐为穴,蜂衙蜜作房。
采花与旋磨,辛苦知尊王。
胡为枭獍生,思食父母肠。
彼微有尊卑,此大相灭亡。
物情有不齐,使我心忧伤。
注释:
蚁国槐为穴,蜂衙蜜作房。
蚂蚁在槐树上挖洞,蜜蜂在蜂窝里筑巢。
采花与旋磨,辛苦知尊王。
采集花蜜,旋转研磨,知道尊者之劳。
胡为枭獍生,思食父母肠。
为何生出枭和獍这样的禽兽,想要吃父母的心肠。
彼微有尊卑,此大相灭亡。
他们的微小差异,却导致了极大的毁灭。
物情有不齐,使我心忧伤。
事物的变化多端,让我心中忧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中蚂蚁与蜜蜂的生活状态,以及它们在社会结构中的不同地位,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多样性的感慨和对人类行为的思考。
第1首诗“蚁国槐为穴,蜂衙蜜作房”,描绘了蚂蚁和蜜蜂在自然界中的生存方式。蚂蚁在槐树上挖洞,蜜蜂在蜂窝里筑巢,形象地描述了它们各自的生活方式。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蚂蚁比作“国”,将槐树比作“穴”,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蚂蚁的生活习性。同时,“蜂衙蜜”则直接点明了蜜蜂的活动特点,使得整首诗的意象更加丰富。
第2首诗“采花与旋磨,辛苦知尊王”。诗人通过描写蜜蜂采花、旋转研磨的动作,表达了对蜜蜂勤劳精神的赞美。这里的“尊王”一词,既指蜜蜂的尊贵地位,也暗指蜜蜂对社会的奉献和贡献,表达了诗人对蜜蜂辛勤付出的肯定和赞扬。
第3首诗“胡为枭獍生,思食父母肠”。这里运用了典故,枭和獍都是古代传说中的恶鸟,象征着残暴和不孝。诗人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对那些具有恶劣品质的人的不满和谴责。这里的“胡为”一词,既表达了诗人的愤怒之情,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第4首诗“彼微有尊卑,此大相灭亡”。这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担忧和忧虑。诗人看到了社会中存在的各种不平等现象,如蚂蚁与蜜蜂之间的区别对待,枭和獍等恶人的出现等,这些都导致了社会的混乱和灭亡。这里的“大相灭亡”一词,既是对当前社会现象的概括,也是对未来的警示。
最后一首诗“物情有不齐,使我心忧伤。”这是全诗的最后一句,诗人通过总结全文,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他认为世间万物都有其独特的情感,而这些情感的差异性使得他深感忧虑和忧伤。这里的“物情”一词,既包含了诗人对世间万物情感的描述,也包含了他对人类社会情感的反思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