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川锁支祁,民免其鱼苦。
谁谓旌阳翁,功可配神禹。
小试青蛇锋,横绝长蛟膂。
聚彼数州铁,铸此千尺柱。
沉江压馀妖,妥首敢掀舞。
波涛永息民按堵,只恐人间有周处。

【注释】

淮川:指今安徽省的淮河流域。锁支祁:把支祁水系(包括支流)锁住,使之不能泛滥成灾。民:百姓。免:使免遭灾难。鱼苦:鱼虾受困。谁谓:何人以为。旌阳:即张道陵,东汉时创立五斗米道的天师教创始人,后称“旌阳真人”。功可配神禹:其功德可以与大禹相媲美。青蛇:形容铁柱像青色的蟒蛇一样。横绝长蛟膂:横贯过长江中的巨大蛟龙脊骨。聚彼数州铁:集中了这些州的铁。铸此千尺柱:铸造出千尺高的铁柱。压馀妖:镇压其余的水怪或妖怪。妥首:安放头颅。敢掀舞:敢于掀翻舞动。压余妖:镇压其他水怪或妖物。按堵:安居不乱的样子。周处:晋代清官,曾斩蛟除害。

【赏析】

诗题中的“赋”是古代文体的一种,相当于现代文言文中的散文。它多用来写景、状物、咏史、记事,也可以写情。此诗就是一首状物咏史之作,通过赞颂历史上的张道陵,来寄托诗人的理想和抱负。全诗以赞美铁柱为线索,通过对铁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之情,也抒发了诗人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壮志雄心。

首联“淮川锁支祁,民免其鱼苦”,开篇便将矛头指向支祁,说淮河流域的人民因为有了铁柱的守护而免受鱼虾之苦,这里既表明了铁柱的作用,也表现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颔联“谁谓旌阳翁,功可配神禹”,承接首联,进一步赞颂了张道陵的伟大功绩。诗人认为,他的功德可以与大禹相媲美,这既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肯定,也是对他治理洪水、造福百姓功绩的高度赞扬。

颈联“小试青蛇锋,横绝长蛟膂”,描绘了铁柱如同青蛇般威猛,横贯过长江中的巨大蛟龙脊骨的情景,这一描写既展现了铁柱的威力,也体现了作者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敬佩之情。

尾联“聚彼数州铁,铸此千尺柱”,则将目光转向了铁柱本身。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将铁柱比作可以聚集数州之力、铸成千尺之高的巨柱,这不仅是对铁柱本身力量的赞美,更是一种象征,象征着人民在英雄面前的团结和凝聚力,以及国家在英雄领导下的强大和繁荣。

尾联“沉江压馀妖,妥首敢掀舞”,进一步描绘了铁柱在江水中的形象。诗人用“沉江压馀妖”来形容铁柱的沉重和威严,用“妥首敢掀舞”来形容其他水怪或妖怪在铁柱面前不敢妄动。这一结尾既富有想象力,又充满了讽刺意味,既表现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能够效仿英雄、建功立业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赞美铁柱的神奇力量和伟大功绩,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之情和对国家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中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义,即真正的强大来自于人民的团结和国家的繁荣昌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