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重熙
这首诗是一首悼念忠臣的诗,通过描述忠臣生前的行为和死后的评价,表达了对忠臣的怀念和敬仰。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燕啄皇孙大业空 - 这句话描绘了忠臣为国家所做的贡献,就像燕子啄食皇孙一样,忠臣为国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枉教筹策振英风 - 这句话表示忠臣虽然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但是最终却因为各种原因而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两朝宿学声名振 - 这句话描述了忠臣在两朝都有所建树
官军恢复苏省二首 乱世谋生拙,全资众力扶。 剧怜榆景迫,不使病魂苏。 借箸筹空密,传方药未诬。 心旌何日定,郁极动长吁。 注释:在乱世中谋求生存真是拙劣,全靠众人的力量来扶持。 非常可怜春天的景色迫近,却不忍心让疾病的灵魂苏醒。 借用筷子来筹谋,秘密谋划得非常周密,传递方子没有虚假。 心中如何能平静下来,忧郁之极只能长吁短叹。 赏析: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题目要求,然后仔细审清每个句子,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分析诗歌。本题是鉴赏诗的表达技巧、思想感情的题目,首先要注意体会诗歌的情感,这是基础,在此基础上分析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其效果。注意要从炼字、用典、抒情等角度进行具体分析。 “扬子江头雁,飞来又几时”意思是:站在扬子江头,看见南来的大雁
解析: 1. 庚申四月十三日,贼至,余拟避至江口。 - 诗句翻译: 在庚申年四月的十三日,敌人到达这里,我准备躲避到长江边。 - 关键词解释: 庚申年: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种,表示的是第六个年份。 2. 行抵石柱庙梁氏寓居,始知沿江亦有贼。 - 译文: 到达石柱庙时,梁氏族人已在那里居住,才知道江边也有敌人。 - 赏析: 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在得知敌情后迅速做出决定并采取行动的情形。 3.
梦姻丈殷子厚先生 梦姻丈,即梦见了你的岳父殷子厚。殷子厚是一位有学问、有道德的人,你对他充满了敬意和感激。梦中的他,仿佛是你现实中的岳父一样亲切、温暖。然而,你明白这个梦境只是一场梦,并非现实。所以,你虽然感到欣慰,但又有些失落。 謦欬如亲接,谁知梦未真。 你的岳父在梦中与你说话、打招呼,如同现实中与你面对面交流一样。然而,你知道这只是一个梦,并不是真的发生。这种反差让你既感到惊讶又感到遗憾
乱后怀外家,更生斋藏书处 外家:作者的家族。更生:又生。斋:书房。 译文:战乱之后,怀念远在他乡的家族,又回到书房里收藏书籍。 注释:更生:又生,此处指战乱后重新回到故居,重新整理自己的书房。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在战乱之后,重新回到故居,重整自己的书房,以寄托自己的哀思和怀念之情。 外家多殉难,长物本无储 译文:外家的人大多死于战乱,我的家里财物本来就不多。 注释:外家:家族。长物:指钱财
这首诗是诗人对从兄去世的哀悼之作。下面是逐句释义: 1. “一病竟不起,何期遽哭君。”: -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突然去世的震惊和悲痛。"一病竟不起"说明从兄的疾病已经到了难以治愈的地步,而"何期遽哭君"则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突然离世的惊讶与悲痛。 2. “风神难再挹,生死此长分。”: - "风神"指的是人的风采和气质,"难再挹"表示这种风采和气质无法再次得到。"生死此长分"则是说生命已经终结
范叔真是个穷寒士,仕途坎坷想唱歌。 才华有限知己少,贫病交加受折磨。 衣食不继奔波苦,关卡受困受煎熬。 阿咸情深自感厚,幸得重逢重相过。 注释: 1. 范叔真寒士:指范叔(范成大)是个贫穷的读书人。 2. 途穷转欲歌:意指在困境中想要唱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3. 才疏知己少:意指自己才华不足,难以得到知己(赏识和帮助)。 4. 贫极累人多:意指由于贫穷,常常拖累他人。 5. 衣食怜奔走
薛茂才的诗《梓里闻清誉,苏门诵好辞。共深遗镞恨,聊慰望云思。诗酒论文日,溪山揽胜时。赠君无缟带,落寞愧相知》逐句释义如下: 1. 梓里闻清誉:这里的“梓里”指的是家乡,即诗人薛茂才的故乡。他听闻家乡因自己的名声而受到赞誉,感到欣慰。 2. 苏门诵好辞:苏轼是北宋时期的大文豪,这里提到的“苏门”很可能是指苏轼及其弟子们的聚集地,诗人在这里诵读了赞美言辞。 3. 共深遗镞恨
【注释】 余:我。海陵:地名,在今江苏淮安。诸承成斋:承成斋是作者的住所。从兄:堂弟或表弟。关照:关怀、照顾。感(gǎn):感激。赋:作诗。 【赏析】 这是一首赠答诗。首联回忆往事,感慨岁月变迁和人事沧桑;颔联写分别后彼此思念之情;颈联写自己的处境;末联抒发了对方对自己情深意重的感受。全诗表达了作者对亲人和友人的真挚情感和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