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灾幸免,下午避难周。
索断身随堕,刀挥血乱流。
思亲忘痛苦,哭姊益悲愁。
创钜殊堪累,刚逢借箸筹。

解析:

  1. 庚申四月十三日,贼至,余拟避至江口。
  • 诗句翻译: 在庚申年四月的十三日,敌人到达这里,我准备躲避到长江边。
  • 关键词解释: 庚申年: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种,表示的是第六个年份。
  1. 行抵石柱庙梁氏寓居,始知沿江亦有贼。
  • 译文: 到达石柱庙时,梁氏族人已在那里居住,才知道江边也有敌人。
  • 赏析: 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在得知敌情后迅速做出决定并采取行动的情形。
  1. 余遂不复前进,下午被贼搜出,端坐听天。
  • 译文: 我就不再继续前行,下午被敌人搜查出来,我坐下来等待命运安排。
  • 赏析: 此处表达了诗人对局势的无奈和对未来命运的接受态度。
  1. 吊打索断,掷余于地,遂以刀斫余头顶七八处,又以刀击左臂,筋骨几折。
  • 译文: 被拷打时绳子断了,我被摔倒在地,敌人用刀砍了我七八下,又用刀砍击我的左臂,几乎将我的骨头和筋脉打断。
  • 赏析: 描述了诗人在遭受敌人折磨时的情景,展现了他的坚韧和不幸的命运。
  1. 思亲忘痛苦,哭姊益悲愁。
  • 译文: 思念亲人忘记了痛苦,哭姐姐更加悲愁。
  • 赏析: 反映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在这种困境下的无助感。
  1. 创钜殊堪累,刚逢借箸筹。
  • 译文: 伤势严重至极,刚刚找到一些办法来安慰自己。
  •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经历重大打击后的无奈和坚强,同时也反映出他的处境艰难。

总结:
这首诗是关于一个在战争中受伤、被囚禁的经历。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感受,传达了战争的残酷和个人的无奈。诗中的“思亲忘痛苦”和“创钜殊堪累”等句子展示了诗人在困境中的坚持和对家人的思念。整体上,这首诗反映了人在极端环境下的心理变化和生活挑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