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九思
潞阳客舍和储生韵 逆旅栖迟笔砚香,柳车底事恋文章。 云拖鸿雁生秋色,月冷鱼龙涌夜光。 恸哭有谁怜贾谊,形容已老似冯唐。 风沙忽遇江南客,佳句犹期万里骧。 注释:逆旅:旅馆。栖迟:停留、逗留。笔砚香:指书写时笔端墨迹散发出的香味。底:事情。眷恋:留恋。拖:牵引、带动。鸿雁:大雁,这里代指书信。生:出现。秋色:秋天的颜色。鱼龙:古代传说中能变化为龙或鱼的水神,这里比喻文采飞扬的诗文。恸哭
诗句原文:西域降王朝正朔,名驼载玉晓连山。 译文注释: 在西域(古代指中国西部)的朝政统一和正朔(即国家的统治权威)确立之时,有一头珍贵的骆驼载着宝玉,清晨时分便与连绵的群山相接。 关键词解释: 1. 西域:古代对中国西部地区的泛称。 2. 降王:指接受朝廷册封的少数民族首领,如元朝时期对西藏地区的管理。 3. 正朔:统治秩序,也指正统的朝代更替。 4. 名驼、载玉、晓连山
【赏析】: 《赠医者徐复庵》是明代诗人高攀龙所写的一首诗。全诗共四十八个字,分为八句,每句五个字,韵脚为“游”、“洲”。 第一句:“人说徐卿有奇术,京华视病觅诗酬。” 注释:有人说,徐卿有神奇的医术,在京城中治疗疾病,以诗歌作为报酬。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徐卿医术的赞美,以及他在京城中治病救人的形象。 第二句:“能知梦里钧天乐,戏作壶中遁世游。” 注释:他能知道梦中的音乐
【注释】 1. “菊蕊”:指菊花。2. “逢秋”:即“逢秋而开”。3. “山居”:指隐士居处,借指隐居生活。4. “可醉眠”:形容隐居生活的悠闲自在。5. “落英”:指菊花凋落的瓣片。6. “欹”:倾斜。7. “佳色”:美好的景色。8. “旧”:从前,往日。9. “烟萝”:指青藤,这里比喻隐居之地。10. “新栽”:新近种植。11. “水竹”:指竹子。12. “道味”:指诗的意趣。13.
展画能销夏,何如此更深。 译文:看到画作就能忘记炎热的夏季,为何要等到更深人静时? 注释:展画,即欣赏画作。销夏,消暑避暑之意。何如此深,意指在此时此景更能让人感受到内心的清凉与宁静。 赏析:诗中的“展画能销夏”,表达了诗人对于绘画艺术的热爱之情,也反映了他对于夏日炎热的一种特殊喜好。他认为通过欣赏画作,可以忘却炎热的夏天,找到一种内心的清凉与宁静。这里的“何如此更深”
送尚医林邦献归天台省亲 尝药事亲师华扁,玉函方秘得真传。 采芝曾斸琼台月,煮术时飘碧海烟。 几载尚医留帝里,一朝归省上江船。 五云阁吏今华发,为报桃花洞里仙。 注释: 1. 尝药事亲师华扁:尝试药物来侍奉父母,以师华扁为师。 2. 玉函方秘得真传:用玉函保存的方子,得到了真正的传授。 3. 采芝曾斸琼台月:采摘灵芝时曾采摘到月亮般的白色灵芝。 4. 煮术时飘碧海烟:煮炼丹药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题李伯时画马》。下面我将逐句进行解读: 1. 诗句: 闻说龙眠画 - 注释: “龙眠画”指的是宋代画家马远(字远游)所创的“马一角”风格,以简洁明快的构图和线条著称。这里的“龙眠”可能是指马远或其作品。 - 赏析: 诗首句提到听闻有关李伯时画马的传说,李伯时即南宋画家李唐,擅长工笔重彩人物、鞍马,有《照水图》、《采薇图》等名作。这里提及龙眠画,可能是在称赞李唐的绘画技艺
【注释】 1. 虞雍公:即唐玄宗,字伯阳。因在开元年间被封为雍王,故后人称他为虞雍公。 2. 诛蚊赋:相传晋朝文学家左思的《三都赋》中有“诛蚊蝇”的描写。《诛蚊赋》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诗中通过写蚊子之死来表达作者对朝廷政治腐败的愤懑之情。 3. 三公:指唐代三位宰相,他们是韦皋、裴度和张九龄。他们曾共同上书,请求玄宗罢除酷吏,并要求将刑狱交给法官处理。然而,他们的愿望并未得到满足。 4.
【注释】: 谈笑从吾乐,相过罢送迎。——言谈笑自得其乐,相互往来也无妨碍; 凭阑看月出,倚钓待云生。——站在栏杆上观赏月亮升起,倚着钓竿等待云气升腾; 蝶化人间梦,鸥寻海上盟。——蝴蝶化为人世之梦幻,海鸥寻找那遥远的海上盟约; 轩居总适意,何物更关情。——住在这间轩舍,总是感到舒适惬意,还有什么事物牵动我的情怀?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在游览月色美景时写下的一首即景小诗。诗中通过写景抒情
题赵干春林曲坞图 风暖柳仍绿,春晴花更浓。 高低茅屋静,远近碧溪通。 亭白分湖色,山青隔岸容。 村翁无俗虑,相过说年丰。 注释: - 风暖柳仍绿(东风和煦,柳树依然保持着绿色) - 春晴花更浓(春天的阳光明媚,花儿显得更加鲜艳) - 高低茅屋静(高低错落的茅草屋显得十分宁静) - 远近碧溪通(远处的小溪水流清澈,近处也有小溪流过) - 亭白分湖色(亭子在湖上,湖水的颜色映衬着亭子的白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