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鉴
注释: 鸭群在湖面上呼唤着游人离去,水面上的云彩被吹得空荡荡的。荷花散发着阵阵浓郁的香气,露水的气息沁人心脾。 远处的和尚庙显得模糊不清,看不见具体的地方。暮色中的烟雾中传来钟声,让人心生向往之情。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湖光山色画卷。首句“鸭群呼去水云空”,以动衬静,通过鸭群的呼唤声,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远方的天空。次句“香滴荭花露气浓”,则通过嗅觉和视觉的双重感官体验
晚过修竹园,主人故所知。 注释:傍晚时分路过修竹园,主人是旧识之人。 知故义不薄,执手言相思。 注释:知道对方是旧相识,因此情谊深厚,握着对方的手表达深深的思念。 复有青云士,远行从此辞。 注释:又有一位出身高贵的人,准备从这里出发前往远方。 呼童启双扉。 注释:于是邀请他进入茂密的树林,呼唤童仆打开了两扇门
诗句一: 溪声到枕惊春梦,露气入帘生夜寒。 译文: 溪水的声音传到我的枕边,使我从梦中惊醒;夜晚的凉意通过窗户的帘子渗透进来。 赏析: 此句描绘了诗人在夜晚被溪水的声音惊醒的情景,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同时,“溪声”与“夜寒”相呼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诗句二: 自起开门看明月,和花移过曲阑干。 译文: 我起床打开门去观赏那皎洁的明月
注释: 达人:有道之人,通达事理的人。 幽胜:幽静而美好的境界。 葺宇:修建房屋。清流:清澈的流水。濯缨:洗帽子。深渚:深水小洲。容舟:能容纳船。 元:永远。 周流:循环往复。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有道之士,他住在一个风景如画、环境优美的地方,过着宁静的生活。他喜欢在清澈的溪流边洗沐自己的帽子,喜欢在深深的小岛上划船。他的一生就像这永不停息的溪流,昼夜不停地向前流淌。
吴廷晖的水榭,一幅宁静的田园画卷缓缓展开。诗中描绘了一幅春日里的景色: 花蹊柳浪带回溪,碧簟眠风近鸟啼。 - 诗句释义:春天的花径旁,柳树摇曳生姿,带着水声回荡在小溪边,仿佛带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诗人躺在碧绿的竹席上,微风轻拂着脸颊,耳边传来鸟儿清脆的啼声,这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 芰荷出水青青小,频语行舟棹过西。 - 诗句释义:荷花从水面探出头来,显得格外娇嫩可爱。船儿经过时,荷叶轻轻摇曳
【注释】 1. 送张方洲:为友人张方洲送别。 2. 草浅花娇溪水新,东风酿作野亭春:春天到来,小草刚露尖尖角,花朵娇艳欲滴。东风拂过,把野亭吹得如诗如画。 3. 相思明日重来此,只见花枝不见人:明天再来这里,只看见满地的鲜花,却不见你的身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的诗。诗人在春天送别朋友,自然少不了要写景抒情。诗的第一句“草浅花娇溪水新”就是一幅生动的春日野景。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注释】 1. 刻丝:刺绣。 2. 黄:黄色,这里指金。 3. 姚魏:指唐朝诗人姚合、魏征。姚合是河南人,魏征是陕西人。 4. 含羞怨夕阳:含羞指含恨,怨夕阳指怨恨夕阳。 5. 番使:唐代与少数民族交往时特命的使者。钱唐:今浙江杭州。 6. 赏析: 此诗首联用“中原新尚女真黄”点出题中的“绣”,次联则以姚、魏之词来表现对这“绣”的喜爱和眷恋之情,末联则以“过钱唐”点明所绣之物为“番使”
注释:湖面清澈见底,山影低垂,上方的台殿在古城西侧。记得去年春天来这里游玩,喝醉了酒躺在竹房中听鸟啼声。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春游的诗篇。诗人在湖边看到了宁静的湖水和远处的山影,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和宁静。然后他来到了上方的台殿和古城西侧,那里有着古老的建筑和历史的痕迹。他回忆起去年的春天来这里游玩的场景,那时他与朋友们一起畅饮欢乐,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最后他在醉卧竹房中听到了鸟儿的啼声
注释:乌鸦啼叫,花儿凋落,这是每年都会发生的事情,古老的寺庙依然坐落在野水边。我怀念过去与友人一起游览的日子,那些美好的回忆已经消失殆尽,现在心中充满了惆怅和失落感。 赏析:诗的开头两句以鸟啼花落为景,描绘出一种岁月流转、时光流逝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和感叹。接着,诗人转向现实,描述了古寺依然屹立在野水边的景象,但内心的感慨却更加深沉。 最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注释: 水环绕着青山,有时又流回原处;有时它又把落花浮送到远方。 东风吹动垂杨,想请游人来把它解开。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水绕青山为题,描绘了一幅山环水绕的山水画,生动地刻画了垂柳的柔美和春日的生机勃勃。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将自然景物赋予了人的情感色彩,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画面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