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沧
注释:何时才能停止这种隐居的生活,独自掩上衡门,让长绿的苔藓覆盖。 临水静静地倾听灵鹤的鸣叫,隔原时常有仙人来。 几年没有去五湖仙岛,深夜才打开九转药炉。 谁懂得无机养真性的玄妙道理,醉眠在松树和石头的枕头上,空着杯子睡觉。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隐者生活的诗歌。诗人以真挚的感情描绘出一幅幅优美的画面,展现了隐者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诗的开头两句“何时止此幽栖处,独掩衡门长绿苔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秦女楼的古风诗。 珠翠香销鸳瓦堕,神仙曾向此中游。 这句诗描述了秦女楼的美丽与神秘,珠翠香销指的是楼阁中的装饰华丽,而鸳鸯瓦则暗示了楼阁的构造。神仙曾在此中游玩,表达了诗人对这座楼阁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青楼月色桂花冷,碧落箫声云叶愁。 这句诗描绘了秦女楼周围的景色,青楼月色桂花冷,碧落箫声云叶愁,形象地描绘出了夜晚的宁静和萧瑟的气氛。这里的“冷”和“愁”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诗句解析与译文: - "西园杨柳暗惊秋":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西园的杨柳在秋天里显得暗淡无光,给人以深深的触动。 - "宝瑟朱弦结远愁":使用宝瑟和朱弦作为比喻,表达了一种深远的忧愁。 - "霜落雁声来紫塞":霜降后,大雁的叫声从远方传了过来,暗示着距离的遥远。 - "月明人梦在青楼":月光明朗时,人们的梦境似乎仍在青楼中。这里的“青楼”可能指的是古代繁华之地或女子居住的地方。 -
题桃源处士山居留寄 白云深处葺茅庐,退隐衡门与俗疏。 一洞晓烟留水上,满庭春露落花初。 闲看竹屿吟新月,特酌山醪读古书。 穷达尽为身外事,浩然元气乐樵渔。 注释: 1. 白云深处:在白云深处,即深山之中。 2. 衡门:衡门,指横木为门的住宅。古代贫贱者居此。 3. 一洞晓烟:一个洞穴里的烟雾缭绕,如同早晨的阳光。 4. 竹屿:竹林中的小岛。 5. 新月:刚升起的月亮。 6. 特酌山醪(láo)
【注释】 峡路:指夔门一带的山路。峡路谁知倦此情,往来多是半年程:峡路不知疲倦,因为这里的风景让人心旷神怡;我来往的时间很长,已经有半年了。 洛苑:洛阳的园林。逢春尽:春天过去。几向:几次,几回。秦城:即长安。见月明:看见月亮。 高柳断烟:形容山峦叠嶂、云烟缭绕的景象。断烟:山间的云雾。侵岳影:笼罩着山峰。古堤:旧时的堤防。斜日背滩声:傍晚时分夕阳西下,水波荡漾的声音。 东归海上有馀业
这首诗是诗人在经过龙门废寺时所作,描述了他对人事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欣赏。 经龙门废寺 因思人事事无穷,几度经过感此中。 山色不移楼殿尽,石台依旧水云空。 唯馀芳草滴春露,时有残花落晚风。 杨柳覆滩清濑响,暮天沙鸟自西东。 译文: 经过废弃的寺庙,心中思绪万千,感叹人事无常。 山峰依然,但建筑物已荡然无存,只有石头平台依旧屹立。 只剩下芳草在滴水,偶尔有残花落下,晚风吹过。
注释: 巾舄同时下翠微,旧游因话事多违。 南朝古寺几僧在,西岭空林唯鸟归。 莎径晚烟凝竹坞,石池春色染苔衣。 此时相见又相别,即是关河朔雁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与僧人对话的场景,通过对话反映出诗人对往事的感慨和对当下生活的无奈。 第一句“巾舄同时下翠微”,诗人与僧人一同下山,走在翠绿的山路上,这既是一次普通的下山之行,也是一次心灵的释放之旅。这里的“巾”可能指的是僧人的头巾
下第后怀旧居 几到青门未立名,芳时多负故乡情。 雨馀秦苑绿芜合,春尽灞原白发生。 每见山泉长属意,终期身事在归耕。 蘋花覆水曲溪暮,独坐钓舟歌月明。 注释: 下第后怀旧居:科举考试失败后怀念家乡。 几到青门未立名:多少次路过青门,但还未获得功名。 芳时多负故乡情:美好的时光常常辜负对故乡的思念。 雨馀秦苑绿芜合,春尽灞原白发生:雨水过后,秦苑的草木茂盛,春天过去,灞原上草木凋零,一切都显得荒凉。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整体结构和意境。 诗的结构: 1. 第一句:“登原过水访相如” - 解析: 这里提到了“登原过水”,可能是指诗人在经过河流和山丘时,有了一种超越日常,达到一种精神层面的体验。而“访相如”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可能是为了拜访这位朋友的居所。 2. 第二句:“竹坞莎庭似故居” - 解析: “竹坞莎庭”描绘了一个充满绿意和宁静的环境,与“故居”相呼应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共惜年华未立名,路岐终日轸羁情。 注释:共同珍惜时光,但尚未成名;道路歧路,整天都在牵挂着羁旅之情。 赏析:这句表达了作者和友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期待。他们希望在有限的时光里能够有所作为,成就一番事业。 2. 青春半是往来尽,白发多因离别生。 注释:年轻时的时光大都用于奔波劳碌,导致白发早生;离别频繁,白发因此增多。 赏析:这句揭示了人生苦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