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宝
诗句释义:这首诗的标题是“菜 其一”,作者是明朝末年的诗人屈大均。诗中描述的是菜,以甜为姓,应该是某种甜味的蔬菜。诗中提到了老圃,即有经验的农夫知道如何种植这种蔬菜。 1. 诗句解读: - 第一句:“菜以甜为姓,应须老圃知。”:这句描述了某种蔬菜以其甜味而命名,这种特点需要经验丰富的农夫来理解其栽培方法。 - 第二句:“苦心谁氏子,更道馑如饴。”:这表达了种植这种蔬菜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
答冷别驾 三代遗风一慨然,横渠私计更须怜。 聊将松菊栽馀地,漫遣山林病起年。 今日封疆皆禹服,何时雨露不尧天。 使君多少甘棠意,都在诗筒未尽笺。 注释: 答冷别驾:写给冷别驾的一首七绝。 慨然:感慨之意。 横渠:张载字子厚,人称横渠先生,世称张子厚。 聊将松菊栽馀地:意思是说暂且将松树和菊花种在剩下的地面上。 漫遣山林病起年:意思是说暂且将山林里的疾病治愈。 禹服:指大禹治水的地方,这里比喻封疆
《菜 其二》的原文如下: 此根真可咬,不用问康侯。 鼎鼐非君事,徒能白相头。 接下来是这首诗的译文注释: - 诗句译文: 1. 这根菜真的可以吃,无需询问何人种植。 2. 烹饪用的锅和盘子并非你的事务,你只能享受生活的乐趣。 - 关键词注释: 1. “此根真可咬”:“可咬”表示这根菜可以吃,不需要去询问是谁种的。 2. “不用问康侯”:康侯可能指某位有名的厨师或种植专家,不必向他请教。
注释:你因为赏月来我家,但赏心不赏月。 一夜船行过冉泾,千年王猷披白裘。 赏析:这是一首七绝小诗。全诗语言简练明快,意蕴深远,耐人寻味。第一句“君因赏月来”,点明了友人来访的原因——赏月。第二句“赏心不赏月”,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劝勉与理解,同时也透露出诗人此时的心态——虽赏月却并不以赏月为乐。接下来两句写夜游泾溪的情景,“一夜”与“千古”相对,形象地描绘了泾溪两岸的美丽景色
注释:我拿起琴弦,弹奏着优美的音乐,它的音律从远古传下来。山中没有知音的人,只有幽深的涧谷中,清冷的泉水在流淌。 赏析:诗人以“手弄朱丝弦,音从太古传”开篇,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面:诗人用朱丝弦弹奏出悠扬的音乐,其音韵仿佛从远古时期流传至今。接着,他感叹“山中无和者”,表达了自己孤独、寂寞的情感。而“幽涧落寒泉”则是对这种情感的深化和升华,通过描写清冷的寒泉声,进一步烘托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落寞
【注释】 ①过楼:经过楼上。 ②更:更加、更深地。 ③老可观书卷:年老的人可以看书卷。 ④惟应照我心:只能照亮我的心。 【赏析】 本诗是一首咏人抒怀的七律。首联“过楼还绕井,入户更深深”,写自己家院里的景象。诗人从自己的视角出发,用简洁的语句写出了庭院的幽静,也表达了他对这种宁静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颔联“老可观书卷,惟应照我心”则表现了诗人晚年的生活态度。他虽已年迈,但依然喜欢读书
注释:山中寺里的老和尚生病了,我已经有十多天没来这里了。昨天晚上来拜访我,告诉我院子里的桂花开花了。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秋雨绵绵的一天,偶遇一位生病住院的老和尚时,写给他的问候和祝福之作。首句“知微病口占问之”,以“知微”二字点明自己与老僧相识已久,彼此十分了解。“病口占问之”四字既表明诗人是在生病时口占,又透露出他对生病的僧人的关心之意。第二句“秋雨山僧病,经旬我不来。”写秋雨连绵
注释: 梦里的诗情意远,闲暇中的笔墨力量长。 云邱本来孤寂,更偏爱竹风清凉。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的是作者在梦中创作诗歌的意境和对画中人物云邱的喜爱之情。 “梦里诗情远”,诗人在梦中创作诗歌时,心境宁静,思绪深远,诗意悠长。 “闲中笔力长”,诗人在闲暇之时挥毫泼墨,笔力遒劲,展现了其深厚的艺术功底。 “云邱本孤绝”,云邱是一幅画中的人物,他孤独而又高洁,与世无争。 “更爱竹风凉”
注释 显上人:显宗法师,名僧。 茶:这里指和尚给俗家人的茶。 题扇答之:即以诗为茶作答。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和尚的和诗,表达了诗人对和尚赠茶的感谢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清幽
【注释】: 湖上:指在西湖上。 初逢地:初次相逢的地方。 城中:指南唐诗人贺知章晚年退隐之处,今浙江绍兴。 再会年:即再次相聚的年份。 白头:白发。 老矣:衰老了。 青眼:眼睛明亮有神,形容对人友善、热情。 依然:依旧,仍然。 【译文】: 在西湖上初次相遇的地点重逢,又与友人在杭州城里相会多年。 如今已是白发苍苍,但当年的友情依然如故。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老朋友吴鹰扬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