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宝
【注释】: 湖上:指在西湖上。 初逢地:初次相逢的地方。 城中:指南唐诗人贺知章晚年退隐之处,今浙江绍兴。 再会年:即再次相聚的年份。 白头:白发。 老矣:衰老了。 青眼:眼睛明亮有神,形容对人友善、热情。 依然:依旧,仍然。 【译文】: 在西湖上初次相遇的地点重逢,又与友人在杭州城里相会多年。 如今已是白发苍苍,但当年的友情依然如故。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老朋友吴鹰扬而作
秋菊 秋菊有黄花,万古长如此。 谁人识栗里之清风,胜过南阳之流水。 赏析: 《秋菊》是诗人邵宝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中描绘了菊花在深秋时节的开放,以及它独特的黄色花瓣和坚韧的精神风貌。首句“秋菊有黄花,万古长如此”,直接点明了时间与主题——秋季,而菊花的黄是其永恒的色彩。第二句“谁知栗里风,却胜南阳水”,表达了对栗里的风的赞誉,暗含着自然之美的比较。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
【注释】蛩:蟋蟀。隐隐:隐约。悠悠:遥远。虫鸣早应秋:蟋蟀叫声预示着秋天的到来。夜凉人未寝,草露湿阶头:夜已深了,人还未睡觉,蟋蟀的叫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 【赏析】这首小诗描绘的是一幅深秋之夜的宁静图景。诗人没有直接描写景物,而是从蟋蟀的声音出发,来表现深秋夜晚的静谧氛围。首句点明时间,次句写声音;三、四句写环境。“草露湿阶头”,以草露暗示天气之冷。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优美,富有诗意
偶过听松听竹间泉 削壁皴斧痕,下有洞如屋。 积铁不知年,时许莓苔绿。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中“削壁”二字,形象地描绘了山崖陡峭的景象,而“皴斧痕”则暗示着岁月的痕迹,给人以历史的厚重感。“下有洞如屋”,诗人巧妙地将自然与人文相结合,赋予了山石以生命和情感。而“积铁不知年,时许莓苔绿”,则进一步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使得原本静止的画面变得灵动起来
络纬 络纬复络纬,一虫还一虫。 年年声不断,未了禦寒功。 注释: 络纬:昆虫名,即纺织娘。 络纬复络纬,一虫还一虫:比喻一个接一个,年年如此。络纬是昆虫名,又名纺织娘。 年年声不断,未了禦寒功:比喻每年鸣唱不停,但是并没有御寒保暖的能力。 赏析: 这首诗通过比喻的手法,描绘了络纬一年又一年的鸣唱,但是却没有实际的御寒能力,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生物生存状态的关注和思考。同时
紫薇花 簇簇繁缨色,谁教媚早秋。 省臣今白首,还忆浙中楼。 注释解释: 紫薇花:即紫薇树的花。 簇簇:形容花朵很多的样子。 繁缨色:指紫薇花的花色繁多。 媚(mèi)早秋:指紫薇开花时正值秋初,所以用“媚”字来形容它娇艳动人。 省臣:指曾任宰相的大臣们。白居易曾因直言敢谏被贬为江州司马。 白首:指年老。 还忆:仍然记得。 浙中楼:指在浙江一带任职时的官舍
诗句原文: 剥啄应松声,客去僧未起。 译文: 敲门声引起了松涛声,客人走后,僧人还未起床。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春天访问知微门时的情景。首句“剥啄应松声”,描绘了诗人听到山间寺庙的敲击声,随后进入第二句“客去僧未起”,诗人看到僧人还未起床,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僧人的观察。第三句“僧病一春过”,则是诗人观察到僧人生病了一个春天
【注释】 雪:指月亮。 兔:即蟾蜍,俗称癞蛤蟆。 广寒阙:神话中月宫的门户。 【译文】 山川间积雪模糊不清,明亮的月光下犹如明镜。 秋季夜晚空气清新,心中依然怀想广寒宫。 【赏析】 《雪兔》是一首描写明月和蟾蜍的咏物诗,诗人通过对明月和蟾蜍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爱之情。首句以“山川雪模糊”写出了大雪覆盖下的山川景象,营造出朦胧而美丽的意境
【注释】 兰:这里指兰花。 天风一夜霜:天寒霜重,一夜之中便降下霜雪。 萧然见秋野:萧条的景象出现在秋天的原野上。 茅:茅草。 亦有不化者:也有不变成茅草的。 【赏析】 此诗为诗人在长安所作。首句写天气之严寒,次句写秋风萧瑟,草木凋零,一片凄凉景象。第三、四句写兰蕙化为茅草,而有些则依然如故。全诗借物言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不平
【注释】 (1)山风吹雨霁:山风,即指北风吹。 (2)藉草对邻僧:藉草,以草垫坐。对邻僧,面对邻家和尚。 (3)淹留地:久留之地,久住的地方。 (4)白云知几层:白云层层叠叠,比喻诗人思绪万千,难以言表。 (5)赏析:此诗为五律。首联写景,点出时间是“山风吹雨霁”,地点是“海天亭前”。颔联写人,点明与邻僧相交往的缘由。颈联写情,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末联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