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顺
【注释】 贵阳:指贵州。 二十四首同翠渠作清平擒贼:作者与友人共作诗二十四首,以表达共同的政治主张。 古道日陵夷:古老的道路一天天被毁坏。 人心多巧变:人的心志和行为越来越狡诈变化。 弊由凉贪作:弊病是由贪图享乐引起的。 世似蛮触战:世界就像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 我公端本源:我的公公正在端正根本。 有榜下台院:有官职的人。 威严凛斧钺:威武严肃,如用斧钺一般震慑敌人。 迅速惊雷电
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清平擒贼 公事苦难了,世俗相因仍。 千疮与百孔,废坠畴能兴。 贵阳幸遭际,都宪多才能。 前规毕修复,功业何恢弘。 谁能纪成绩,刻向高崚嶒。 注释: - 公事:政务,国家事务。 - 苦难了:艰难困苦,遭受重重困难。 - 世俗相因仍:指世风依旧,没有改变。 - 千疮与百孔:形容事物有很多问题和漏洞。 - 废坠:毁坏或衰败。 - 畴能:原本指田地的界限,此处泛指能力范围。 -
淘米忌多汲,割葵怕伤根。 役民失之重,困苦难具言。 君子平厥政,无令力役烦。 能宽一分赐,自有无穷恩。 口碑盈道路,传诵永弗谖。 注释: 1. 淘米忌多汲:意思是淘米时不宜过多地舀水,因为过多的水会使米变得湿软,影响口感。 2. 割葵怕伤根:意思是收割葵花时要小心,避免伤害到根部,因为根部受伤会影响到植物的生长。 3. 役民失之重:指使用民力时失去了轻重缓急的原则,导致民众承受过重的负担。 4.
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清平擒贼 虞典钦恤具,周书敬慎存。 明刑此为准,所贵多平反。 平越有死狱,公为伸其冤。 灯前求生意,笔底回春温。 于门日高大,阴德遗子孙。 注释: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公正执法、为民伸冤的诗。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在办案过程中的经历和感悟,表达了自己对正义的追求和对人民的关爱。 赏析: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在办案过程中的严谨态度和坚定信念。他的行动不仅维护了法律的尊严
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清平擒贼 易辞重设险,孟氏论地利。 时哉大道隐,城郭非末事。 矧兹西南镇,四境防丑类。 垣墉日修缮,外侮那敢至。 韬钤属大才,无患由有备。 注释: 1. 易辞重设险:易经中提到“易”是变易的意思,而“辞”则是言辞、策略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战争时期,我们应该更加重视防御和策略,而不是仅仅依赖于城墙和壁垒。 2. 孟氏论地利:孟子曾提出“地利不如人和”
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清平擒贼 注释: 1. 节用(jì yòng):节约使用。 2. 爱人:爱护他人。 3. 鲁论:指儒家经典《论语》。 4. 明训:明确的命令。 5. 后来:之后。 6. 多冗费:很多不必要的开支或费用。 7. 孔公:即孔子,尊称他为"孔公"。 8. 崇俭德:弘扬节俭的美德。 9. 裁抑:限制、削减。 10. 非固吝:不吝啬。 11. 丰源:丰富的来源。 12. 约其流
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清平擒贼 站堡苦奔驰,役卒难自养。 因仍十数年,名籍半凋丧。 仁人为动心,上疏请粮饷。 圣情赐俞允,大慰斯人望。 铭恩肺腑中,胜勒磨崖上。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站堡苦奔驰,役卒难自养,因仍十数年,名籍半凋丧的艰难局面,表达了仁人君子的忧虑之情和为国家分忧解难的决心。诗中强调了国家安定的重要性,呼吁人们珍惜和平安宁的生活,为国为民谋福祉
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清平擒贼 诗句: 1. 人心本真静: 人的内心深处原本是平静的。 2. 所欲乃异情: 人们的欲望往往与本性相背离。 3. 贪夫日割剥,溪壑何时盈: 贪婪的人每日都在榨取和消耗,他们的行为就像在掏空一个深深的沟壑,不知道何时才能填满。 4. 有齿象焚身,吞饵鱼就烹: 像有牙齿的大象一样被烧,像吞下饵食的鱼一样被捕。 5. 都台重国法,禁戒严且明: 朝廷重视国家的法规
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清平擒贼 耕农事方急,旱虐俄相侵。 明公抱忧恻,祈祷输寸忱。 天道忽昭格,沛然施甘霖。 秋成慰众望,不负忧勤心。 遐方歌美事,直以继桑林。 注释: 贵阳雅颂二十四首:指明朝诗人王廷相在贵阳所作的四十二篇诗。 同翠渠:与绿水渠一起。 清平擒贼:平定了叛乱的盗贼。 译文: 耕种的时节正是紧急的时候,干旱肆虐,相互侵害。你抱着忧国之心,诚心祈祷祈求上天赐予恩泽。
这首诗是周朝的官员在贵阳雅颂二十四首中写的,题目是“同翠渠作清平擒贼”。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周官重委积,在在粟皆陈。 周朝的法令规定了仓库的管理,所有的粮食都已经储存好了。 常平与义仓,后世亦有闻。 常平仓和义仓是后来也有所听闻的制度。 国朝广储蓄,任法先任人。 国家时期广泛地储存了物资,并且重视法律和人才的结合。 中丞善经理,岁歉民无贫。 中丞善于管理,即使年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