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日陵夷,人心多巧变。
弊由凉贪作,世似蛮触战。
我公端本源,有榜下台院。
威严凛斧钺,迅速惊雷电。
弊除利乃兴,盛治当复见。

【注释】

贵阳:指贵州。

二十四首同翠渠作清平擒贼:作者与友人共作诗二十四首,以表达共同的政治主张。

古道日陵夷:古老的道路一天天被毁坏。

人心多巧变:人的心志和行为越来越狡诈变化。

弊由凉贪作:弊病是由贪图享乐引起的。

世似蛮触战:世界就像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

我公端本源:我的公公正在端正根本。

有榜下台院:有官职的人。

威严凛斧钺:威武严肃,如用斧钺一般震慑敌人。

迅速惊雷电:行动迅捷如同雷霆闪电。

弊除利乃兴:弊端消除,利益自然兴盛。

盛治当复见:良好的政治局面应该再次出现。

【赏析】

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苏轼任广东提举常平使、广州太守,治理广州期间,他十分关心百姓疾苦,勤于政事,为官清廉。这首诗是他在广州任职时所作。

开头四句写广州的古道被破坏,人心变得狡诈多变;“弊”,即弊端,指贪财好色;“由”是导因,“凉”是比喻,指统治者的纵欲享乐;“我公”是说正直的官吏;“端”是正本清源的意思。诗人通过这一联表明自己治理政务的决心和愿望。

“我公”二句点出自己的官职和地位。这二句说明自己虽然不是高位显爵,却能正本清源,匡扶正义。“端本源”三字,概括了诗人的抱负。

以下六句写自己的施政措施,其中“有榜下台院”,指自己虽无高官显位,但敢于直言上书,批评时政。“有榜下台院”是说自己敢于上奏皇帝,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威严凛斧钺”,指执法严明,令行禁止。这一句表明自己执法无私,不畏强暴。“迅速惊雷电”,是说办事雷厉风行,令人震惊。这一句说明自己办事果断,雷厉风行。

最后两句是说经过自己的努力,弊政消除,国家富强,社会安定。“弊除利乃兴”,是说清除了弊端,国家的利益自然就会兴盛起来。“盛治当复见”是说良好的政治局面应该再次出现。这两句是诗人对自己政治理想实现后的美好祝愿。

全诗四十六个字中,“人心多巧变”,“世似蛮触战”,都暗含对朝廷的不满情绪。诗人在诗的开头就点明了这一点,这是一首讽喻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