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剑拂衣舞,虹光淩斗牛。
天高沧海阔,四望心悠悠。
昨朝丹凤云中出,口衔天书光五色。
圣朝宵旰急求贤,特起前年金榜客。
天书之来自何时,春风三月离京畿。
路途迢遥距南北,秋后才经粤海湄。
我本粤海人,早年事书史。
十三习得举业成,十七驱驰预偕计。
朅来携策入枫宸,三千礼乐曾敷陈。
鹓行袖拂炉香细,雁塔名题御墨新。
琼林宴罢看花去,路入瀛洲知几许。
骏马雕鞍耀日明,绿袍乌帽迎风举。
五云深处降纶音,远赐归宁恩更深。
喜将菽水供慈寿,不许尘埃点素襟。
风流耻在他人后,经籍微言更推究。
万里遥持捧日心,两年闲却擎天手。
登庸有路无夷犹,家乡虽好难迟留。
蛟龙岂是池中物,雕鹗须横天上秋。
古来豪杰人,多向科名著。
前称韩子与宣公,后数王欧及苏吕。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壮歌行》。

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

  1. 拔剑拂衣舞,虹光淩斗牛。
  2. 天高沧海阔,四望心悠悠。
  3. 昨朝丹凤云中出,口衔天书光五色。
  4. 圣朝宵旰急求贤,特起前年金榜客。
  5. 天书之来自何时,春风三月离京畿。
  6. 路途迢遥距南北,秋后才经粤海湄。
  7. 我本粤海人,早年事书史。
  8. 十三习得举业成,十七驱驰预偕计。
  9. 朅来携策入枫宸,三千礼乐曾敷陈。
  10. 鹓行袖拂炉香细,雁塔名题御墨新。
  11. 琼林宴罢看花去,路入瀛洲知几许。
  12. 骏马雕鞍耀日明,绿袍乌帽迎风举。
  13. 五云深处降纶音,远赐归宁恩更深。
  14. 喜将菽水供慈寿,不许尘埃点素襟。
  15. 风流耻在他人后,经籍微言更推究。
  16. 万里遥持捧日心,两年闲却擎天手。
  17. 登庸有路无夷犹,家乡虽好难迟留。
  18. 蛟龙岂是池中物,雕鹗须横天上秋。
  19. 古来豪杰人,多向科名著。
  20. 前称韩子与宣公,后数王欧及苏吕。

注释:

  • “拔剑拂衣舞,虹光淩斗牛”:形容勇士英勇无畏,挥剑奋起。
  • “天高沧海阔,四望心悠悠”:表达诗人胸怀大志,心系天下。
  • “昨朝丹凤云中出,口衔天书光五色”:描绘仙人出现的情景,暗示皇帝求贤若渴。
  • “圣朝宵旰急求贤,特起前年金榜客”:歌颂国家急需贤才,提拔了像自己这样的读书人。
  • “天书之来自何时,春风三月离京畿”:询问天书从何而来,以及春天时离开京城的情况。
  • “路途迢遥距南北,秋后才经粤海湄”:描述了旅途的遥远和艰难。
  • “我本粤海人,早年事书史”:自称出生于广东,从小热爱读书的历史。
  • “十三习得举业成,十七驱驰预偕计”:提到十三岁开始学习科举考试,十七岁时已经参与考试。
  • “朅来携策入枫宸,三千礼乐曾敷陈”:表示携带着策略进入皇宫,曾经为朝廷献计献策。
  • “鹓行袖拂炉香细,雁塔名题御墨新”:描述了官员们穿着华丽的官服,手中拿着笔,书写新词章的景象。
  • “琼林宴罢看花去,路入瀛洲知几许”:在琼林宴结束后离开,前往瀛洲(今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游览。
  • “骏马雕鞍耀日明,绿袍乌帽迎风举”:描述骑马出行的壮丽场景,头戴绿色的帽子和黑色的帽子随风飘扬。
  • “五云深处降纶音,远赐归宁恩更深”:在云雾缭绕的地方听到诏书的声音,表达了感激之情。
  • “喜将菽水供慈寿,不许尘埃点素襟”:高兴地为太后准备饮食,不让世俗的纷扰玷污自己的清白。
  • “风流耻在他人后,经籍微言更推究”:认为自己的才华不应该被超越,应该深入研究经典。
  • “万里遥持捧日心,两年闲却擎天手”:表达了为国家效力的决心和热情。
  • “登庸有路无夷犹,家乡虽好难迟留”:认为有登庸的机会就不应迟疑,即使家乡很好也难以停留。
  • “蛟龙岂是池中物,雕鹗须横天上秋”:比喻自己不是池中的生物,应该像天空飞翔的飞鸟一样自由自在。
  • “古来豪杰人,多向科名著”:历史上的英雄豪杰都以考取功名而知名。
  • “前称韩子与宣公,后数王欧及苏吕”:提到了历史上著名的学者和他们的成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