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共四句。下面是每一句的释义: 舞阶舜七旬(舜帝在位70年),修德文再驾。 既闻有苗格(听说有苗族反叛),又见崇城下(看见城墙被攻陷)。 清都古蛮壤(古老的荒僻之地),群丑逞凶诈。 都台布恩信(朝廷发布恩信),远近争感化。 洗兵挽天河(用水洗掉兵器),征战自兹罢(战争从此结束)。 注释: 《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清平擒贼》是李绅为平定叛乱所作。
宝书阁 宝书阁,藏书之楼也。其名源于“藏龙卧虎”之意,寓意深奥,引人入胜。 欣然兴义举,不吝发私橐。 欣然兴意举,慷慨解私囊。 形容作者对于收藏书籍的热爱,不惜花费自己的钱财来购买和保存这些珍贵的文献。 规模出胸次,功效归咄诺。 规模宏大,胸有成竹;功效显著,令人赞叹。 比喻作者对书籍的选择和整理,既有宏观的规划,又有微观的精细处理,使得书籍的价值得到了最大化的发挥。 勤劳仅逾时
【注释】 过清平喜晴:经过平静的地方而喜悦。 清平路崎岖,开凿资神斧:指修建道路时,需要用斧头劈开崎岖不平的山路。 西来接滇蜀,南下通吴楚:指从西南方向通往云南、四川,从南面通往浙江、湖南等地方。 峰峦渺云汉,林木蔽烟雾:形容山峦高耸入云,树林茂密,雾气缭绕。 怪石惊龙蛇,崩崖斗熊虎:指奇特的石头形状像龙、蛇,悬崖峭壁像熊、虎。 朱幨隔油幔,咫尺不可睹:指隔着红色的帷幔,只能看到远处的景象
【注释】: 1. 游黄凯翠渠循溪行余历郊村即景因次其韵:游览黄凯翠渠,沿着溪流行走,我走过郊外的村庄,看到眼前的景象,于是作诗一首。 2. 风光荡郊原:风景如画,大地一片生机盎然。 3. 流水绕城郭:河水环绕着城墙流淌。 4. 日晴云半收:天空晴朗,云彩一半散去。 5. 春老花欲落:春天即将结束,花儿就要凋谢了。 6. 前村三两家,烟火东西各:前面有三家小房子,炊烟袅袅升起东边或西边。 7.
舟人以竹取火与翠渠同咏 舟人用竹子点燃篝火和翠渠一起唱 山游兴未阑,命仆陈晡食。 兴致未尽,命令仆人准备晚餐。 开尊酒尚寒,举网鱼初得。 打开酒壶,酒还冰凉;刚刚打下的鱼也还在网里。 舟中偶无火,村远何处觅。 因为船上没有火源,我们不知道该去哪里打捞。 禁烟方及期,乱石不可击。 到了禁止吸烟的时间,我们只能面对乱石。 篙人得秘诀,剖竹分两只。 篙夫得到了点燃篝火的方法,将竹筒劈成两半。
这首诗是作者在贵阳雅颂二十四首中的一部分,主题是描述清平山的险阻和群贼的恣意吞噬。诗人用偷生如釜鱼、为害非细等比喻来描绘群贼的行为。然后,他提出了一个疑问:谁能生擒他们?接着,他又提出了一个问题:都府兵有制,不需要白堕杯,奚用市偷计。最后,诗人得出结论:宽猛实相济,即宽猛政策应该相互补充。 诗句释义:清平山地势险要且狭窄,群贼肆意掠夺。偷生的就像被煮在锅里的鱼,为祸不浅。谁能够生擒他们
正月十三日自清平至杨老堡午酌观音堂东翠渠 晓发清平西,春早多阴雨。 清晨从清平出发往西行,春天早早就多阴雨天。 辕门具壶觞,车马纷出祖。 军门前摆好酒壶酒杯和美酒,车轮马匹纷纷驶出军营。 杯停速分袂,意不尽宾主。 饮酒停下后迅速挥手告别,心中却觉得客人的主人不够尽兴。 边城息烽烟,道路忘修阻。 边境上的烽火已经熄灭,道路也不再有被阻塞的危险。 吟哦声呜呜,太瘦为诗苦。 听到吟诵的声音呜呜呜
【解析】 (1)发广宁都宪诸公饯于城东是日宿高平 ——此诗为送别之作,“发”指出发。“广宁都宪”是泛指。“饯”即饯行。 (2)路出城东门,朝暾吐晴焰 ——朝暾指初升的太阳。 (3)霜华白于雪,山色青似染 ——霜花白得象积雪一样洁白,山色青而如染。 (4)群公设祖筵,治具良不俭 ——设宴饯行。 (5)金盘列珍羞,玉液浮潋滟 ——摆下丰盛的宴席,美酒佳肴。 (6)含情强分手,恋德犹未厌
二月十五日别贵州贡士汪汉陈玑辈饯于驻节亭 春初来贵阳,春半即回首。 群英集亭馆,劝我尊中酒。 斯文意味深,谈笑不知久。 仆夫催出门,风动河桥柳。 译文: 春天刚刚来到贵阳不久,转眼间已经过去了一半。 各位英才聚集在亭馆之中,他们劝我饮酒以表达惜别之情。 这些文人雅士的意趣深远而富有韵味,我们在谈笑中不知不觉度过了很长时间。 仆人催促着我们出门,此时风拂过河桥边的柳树。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思考。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诗句释义及译文 - 一日复一日效韩吏部:这句表明了作者每天重复做同样的事情,就像唐代官员韩愈那样,表现出一种勤勉和坚持的态度。 - 身事总如旧:这里指的是作者的生活琐事总是一成不变,没有太多的变化。 - 独惊华发新:独自面对新长出的白发,引发了作者的感慨。 - 胸抱经济略:胸中怀抱着治国平天下的远大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