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顺
【注释】 ①朝端:指朝廷。卿佐:指官员的辅佐。近日:最近。一番新:一次更新。一新:一次更新,意同“一茬”。粹之书:指张粹的书信。谓我辈:对我辈人说。桃李:比喻人。常换春风:比喻经常更换,这里指人事变迁。天公:指自然。留作栋梁材:比喻有才能的人被任用,为国家做栋梁之才。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收到好友张粹书信后即兴创作的一首七绝。张粹曾给友人写信说:“仆自为布衣时,便欲与君等作桃李,以待天公
红梅为钟大参题 姑射真人玉雪姿,偶陪西母宴瑶池。 醉来换却春风面,只有清香似旧时。 注释: 姑射真人:传说中居住在山中的仙女,这里借指梅花。 玉雪姿:形容梅花洁白如玉、晶莹剔透的身姿。 偶陪:偶然与梅花相伴。 西母:即西王母,传说中的神仙女性,这里用来比喻梅花。 宴瑶池:在古代神话中,瑶池是西王母的居所,这里用来形容梅花被西王母邀请到瑶池作客。 换却:改变,替换。 春风面:春天的面容
注释: 水獭天生就会捕捉鱼虾,何人将捕捞的技艺从四川移到这里? 我不知道它捉到的鱼有多少,千万不要把鱼驱赶得离水太远。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只水獭在西川捕猎的本领,以及作者对于这种本领的惊讶和赞叹。诗中通过“水獭从来解捕鲜”一句,描绘了水獭天生就能捕鱼的本领。而“何人移巧自西川”一句则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本领的惊讶和惊叹,认为这种本领是从西川传来的。接着,诗人进一步探讨了水獭捕鱼的技巧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及赏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审好题目要求,如本诗的标题是“黄州道中小酌”,那么在答题时就要围绕着这一标题展开。从第一句中可以提取关键词“云影”“烟”,第二句中可以提取关键词“青山”“田”,第三句中可提取关键词“草亭”“坐久”。最后一句中关键词是“红日”,结合注释中的“日中”可知,这是写太阳已经升到正午时分了。据此分析诗句的意思,然后写出自己的理解、感受即可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为陈宪副所作的一首题画诗,描绘了雪中的梅花。 姑射仙人小白兄:姑射,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居所,这里指代雪中梅花。 冰肌玉骨自生成:描述梅花的洁白如冰雪,晶莹剔透,宛如神仙般纯洁无瑕。 向来曾睹春风面:形容梅花在春风中绽放的景象,仿佛看到了春天的气息。 月满孤山雪未晴:描绘了夜晚月光照耀下,梅花在雪中独自盛开的情景,显得更加美丽动人。 译文: 雪中的梅花,如同仙子一般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整体结构: 1. 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2. 逐句解读: - “渺渺箕封天际头,别来东望每添愁。” - 注释:箕星(指箕宿)是中国古代二十八宿之一,古人认为其位置象征帝王之居,所以这里用箕星比喻朝鲜。天上的箕星位于天顶,故有“天际”之称。诗人在离别后,每次向东望去,都感到忧愁,增添了思念之情。 -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阅读选项,最后结合诗歌进行分析。本题要求对“怀张靖州宗美”逐句释义并赏析。解答此题时,需要先理解诗意,再结合诗句中的关键信息分析,最后写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即可。 第一句“半月山行苦未休”,意思是:半个月以来的山路行走,没有停歇过,这表达了作者旅途的辛苦。“苦未休”点明了时间
【注释】 四面溪山:指四周的山川。一望平:一眼望去,视野开阔平坦。缥渺:烟雾缭绕,云气飘荡。树青青:树木郁茂青翠。黄堂:指朝廷。新图:新的画卷。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石阡周围的山水,表现了作者对家乡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全诗意境优美,语言清新,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首句“四面溪山一望平”,描绘了石阡周围群山环抱、溪流蜿蜒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注释】 1. 云山:指故乡的山川。咫尺:比喻距离很近。望中:在想象中,心中所想。五马南来:用《汉书·李将军列传序》中“自将五校之众”的故事,借代征召入京。定几时:何时可以回京? 2. 倘念:倘若想念。穷途:形容无路可走。离索:离散。久:长时间。 3. 抱琴乘兴:抱着琴去赏心悦目,享受快乐。愿先施:希望早早地实现(归家)的愿望。 【赏析】 这首七绝写自己对蔡太守的怀念之情。首句写自己思念之情
注释:蔡太守又和了我的诗,我作答。 译文:你的诗让我深深感动,一天能沉思十二个小时。 白雪调高真寡和,效颦应合笑东施。 赏析:诗人在收到蔡太守的和诗后,深感振奋,于是写下了这首诗。第一句“诗来两度慰深思”表达了诗人对蔡太守和诗的深深感动,同时也表达了他深深的思念之情。第二句“一日沉吟十二时”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因诗歌而产生的深深思索,以及他对这种思考时间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