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顺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描写景物的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见新月”一句,诗人看到一轮清冷的月亮从东方升起,这是在清晨或黄昏的时候。“天宇净无云”,天空湛蓝,没有一朵云彩。“一钩初月新”,月亮初升时像弯钩一样,是新月初现的样子。“先照远游人”,这轮明月先照耀着远方的游子,即游子在外漂泊思归,孤独寂寞。全诗写景清新明丽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第一句写送别之地,即介休;第二、三句写送别的时间和环境,即傍晚;第四句写送别之人,即友人。全诗语言平实,意境清新淡雅,有“清词丽句,不假粉饰”的特色。 【答案】 出/介休 云汉星初落,扶桑日未红。 相迓出城东。 赏析:此诗为送别之作。首句说送别之地方在介休,次句说送别之时是傍晚,第三句写送别的人,即朋友。前三句写景叙事,末句点明送别之意。全诗语言平实,意境清新淡雅
【注】砥柱,指中流砥柱。 译文: 世间的风气越来越坏,无法挽回颓波滚滚的局面。 哪一位能像孤柱一样挺身而出,成为历史的中流砥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赞颂,赞美了董少参在乱世中的不屈不挠、顶天立地的精神,也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以下是对《扇面梅花二首 其一》逐句的解析: 1. 诗句:“一段孤山景,移来掌握中。” - 注释:将孤山的景色移到了自己的掌握之中。孤山,指的是位于杭州西湖的一个著名景点。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将美丽的自然景观引入生活,并巧妙地将其收藏于自己的世界之中。 - 赏析:《扇面梅花二首 其一》中的“一段孤山景,移来掌握中”寓意着诗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得孤山的美丽景致成为了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
【注释】 ①南宫:指科举考试。开榜:科举考中的人,在朝廷门前张挂录取名单。英贤:才德出众的贤者。②二十年来看着鞭:指作者在科举中榜后,一直在等待机会做官。看着鞭:盼望着能为国为民出力。③廉访:监察使,相当于现在的地方监察部门。独步:独步天下,形容才能超众,无与伦比。④都台:指京城。都堂(dū)是古代京城内最高行政机构所在地,也泛指京城。恩重:指皇帝给予的恩惠和厚遇。喜乔迁:高兴地搬进新的官邸
【注释】宗元:柳宗元,字子厚。播州:地名,在今贵州遵义附近。柳易播,意思是用柳树交换播州。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被贬谪后,写给友人的一首诗。宗元与作者有深厚的友谊,他希望用柳树来交换播州,表示愿意以朋友之谊相待。但古代势利之交往往因利害关系而改变初衷,徒为青史记载。 过播州(其一) 宗元敦友义,愿以柳易播。 古来势利交,徒为青史涴。 译文: 宗元与我志趣相投,愿用柳树换得播州。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与君俱是异乡人: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与同僚们共同经历异地生活的情感。"异乡人"指的是不同地方的人,这里可能意味着诗人和同伴们在一个地方共同生活,但都来自不同的背景或地区。这种情感可能包含了对共同体验的珍视,也反映了人们之间的团结和相互理解。 2. 逐队随行二十春: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这段时间内与同事们一起工作或旅行的经历。"逐队随行"可能意味着他们一同行动
本诗为郑瑶夫所创作的会集句次韵,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己才能的认可。下面是诗句、译文以及必要的注释: - 诗句: 蓬莱缥渺五云东,暖簇桃花片片红。 - 蓬莱:通常指神话中的仙山,此处可能寓意高远的理想或美好的愿景。 - 五云:形容云雾缭绕的样子,常用来比喻事物的美好或神秘。 - 暖簇:描述温暖的聚集或包围,强调了春天的气息和温暖。 - 桃花片片红:描绘了春天桃花盛开的景象,色彩斑斓
【注释】螺山寺:位于今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螺山寺,又名“白岳寺”。 【赏析】此诗为登高望远之游。首句写登螺山顶而未能尽兴的遗憾,二句写登高时的感受。三句写在风中驻马观景,四句写从云层之上看世界,意蕴深远
注释:这座楼阁因为梅花而显得幽静,梅花是这座楼阁的灵魂。 影子落在罗浮山的月影中,香气分给了庾岭的春天。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以梅花为主题的楼阁,通过“阁因梅僻静”来表达楼阁因梅花而变得幽静;“梅为阁精神”则说明梅花是楼阁的灵魂,使得楼阁更加生动有趣。接着,诗人用“影落罗浮月,香分庾岭春”两句,形象地描绘出了梅花的影子落在了罗浮山上,香气分送给了庾岭的春天,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