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有高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作者通过记叙自己在一次偶然的游山中,所见到的景象和听到的声音,抒发了他对世事变迁、物是人非的感慨。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段(首二句)写梦中登翠微山得句的情景。“梦中”二字点明此诗乃即兴而作之作,并非有感而发之文。“梦中”二字又暗示此诗为诗人晚年所作,故有感而发之文。“梦中”二字又暗示此诗为诗人晚年所作,故有感而发之文。梦中登翠微山得句:梦中登翠微山得佳句。翠微
这首诗是赠给潘守愚的,表达了对好友的深情厚谊。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结交乐昕暮,语默论深契:在黄昏时分与朋友相交,言语中充满了默契。 - 「结交」:结交朋友。 - 「乐昕暮」:喜欢在傍晚时分结交朋友。 - 「语默论深契」:通过言语和沉默来探讨彼此的深厚友谊。 2. 午夜供清茶,微言屑风桂:夜晚为朋友准备一杯清茶,用微小的话语表达敬意。 - 「午夜供清茶」:在深夜为朋友准备一杯清茶。
这首诗描述了潘守愚和他的兄弟思质的豪迈气概和不屈的精神。 首句“两潘东西陆”中的“陆”,在这里指代了潘氏兄弟的姓氏。潘姓在中国古代是一个显赫的家族,而“东西陆”则形容他们如同天上的双星一样,各有各的光芒和风采。 次句“骏健睨高寒”中的“健”字,表达了潘氏兄弟的健壮和有力。而“睨”则是斜视的意思,用来形容他们的锐利目光和坚定的意志。这里的“高寒”可能是指他们所处的环境或者他们所面对的困难
注释: 1. 读书苦未多,据德苦未坚:读书虽然辛苦,但是学问不够深厚。 2. 凉凉取道远,骨肉愁南天:路途遥远,骨肉分离,令人忧愁。 3. 驰驱愧濩落,西食安清便:奔波劳碌,感到惭愧;在西方生活,可以享受清静。 4. 昔训日周复,宁令本志迁:过去教导我们说,即使周朝复辟,也不应该改变我们的志向。 赏析: 这是一首赠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祝福。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充满了浓厚的友情。
赠季弟鼎臣 访梅楼上月,往时共深夜。 吾季年少小,语芒已激射。 悬镫听鸡鸣,留恋难就舍。 乖离虽日深,此意尚如乍。 万事东流水,一一成悲咤。 俯仰抱幽独,茹荼若啖蔗。 昔年病燕云,讝语杂嗟讶。 兄弟终在口,邻死心不化。 载诵小宛诗,泪比源泉泻。 注释: 1. 访梅楼上月:指的是诗人在访梅的楼上观赏明月的景象。 2. 往时共深夜:回忆起过去一起度过的深夜时刻。 3. 吾季年少小
注释: 1. 太息南郭人,三悲而日远:太息,叹息。南郭人,指魏晋时期清谈家王夷甫(王衍)。他因好清谈,被人们称为“南郭处士”,后被司马氏所杀。“三悲”指《诗经·邶风·柏舟》中“母也天只,不谅人只”的感叹。“日远”指时间过得很快。 2. 端蓍得潜龙,空林安静偃:端蓍,即端坐,端坐等待。潜龙,指隐居者。“空林安静偃”指隐居山林,安然自若。 3. 行义会有适,早计怨岁晚:行义,行为、道德。适
【注释】 过茧云庐名之曰方寸蓬莱作文记之更题诗其后 刻意探幽人海外,精庐谁爱石塘偏。 山攒净绿环空界,室敞低垣受远天。 遁迹便同冀缺耨,移情虚寄子春弦。 嘉名肇锡休相讶,一记精微证水仙。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归隐后,为作者对所居之地“过茧云庐”的记述。 第一句点明题旨:刻意探幽而人海外;第二句写庐之位置偏在石塘之侧。两句皆写庐之偏僻。 第三句写庐之环境:山峦叠嶂,环绕空阔;第四句写庐之结构
【注释】 逝水:指时间流逝。大仪:指日月星辰,喻指时光。 三十年:三十年间。 微抱:犹言“小怀抱”,谓内心所怀之志。遑:闲暇,空闲。展:实现。 前圣:指古代圣贤。我:这里以“我”代“思”。去:离开。 积疑:长期存在的疑问、疑惑。 中山:中山王,即刘裕。中山饮:指中山王宴请诸将饮酒。醉冥:沉醉于酒,迷于世事。罗众善,意谓能包容众人的善行。 【赏析】
《赠潘守愚思质昆弟》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诗。此诗首联点出潘思质的家世,并借以说明其人有才学,但命运不佳。颔联写潘思质的才气出众,但他不能施展才华,只能飞蓬一样四处流浪。颈联写潘思质虽才华出众,却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尾联写潘思质虽然才华横溢,但却不能得到重用。 译文: 中散负青霞,思王叹飞蓬。 平子利蜚遁,班椽赋幽通。 古之贤达者,一笑大鸿蒙。 所志多不践,万古悲回风。 注释: 1.
赠季弟鼎臣 浮生剧风波,中年忧乐半。 纯素污所缘,高明鬼斯覸。 三人成市虎,冒昧离祸患。 立志苟不欺,可使金石贯。 荆山剖奇珍,精神朗层汉。 莲出火宅中,香光近逾烂。 孟子道性善,大禹陈洪范。 彝伦矩自天,怪变谁能乱。 但期保耿耿,白发娱岁宴。 注释: - 浮生剧风波:人生的浮沉就像波涛汹涌的风浪。 - 中年忧乐半:中年人的生活充满了忧愁和快乐。 - 纯素污所缘:纯洁的心灵会被世俗的诱惑所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