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巩道
《楼居》是宋代诗人真山民的作品,表达了诗人远离尘世喧嚣、追求心灵宁静的愿望。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渐欲离尘不住楼: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想要脱离尘世的纷扰,但又无法彻底放弃对楼居的依恋。这里的“渐欲”表达了逐渐产生的想法,“离尘不住楼”则表明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楼居成为了他心灵的避风港,尽管外界的喧嚣不断,但他依然渴望在这里找到一片净土。 2. 入云终日倚秋阴
【注释】 客:作者自称。雨夜:即雨夜独处。苔痕径尽青:指庭院中长满了苔藓的小径,已经变得青翠。花片:落红亭:指雨后亭子上落下的花瓣。帘垂曲槛:指在曲栏下垂帘。愁倚:指独自倚着。孤琴:指独自弹奏的古琴。独醉远廊:指一个人在远长廊里醉酒。吟旧句:指吟诵着以前的句子。数疏星:指数着稀疏的星星。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雨夜独酌的诗,诗人借景抒情,通过雨夜独饮的情态,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对自然的感慨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摇落天涯七尺身 - 描述诗人身处天涯,如同七尺身躯被秋风吹动一样。 2. 腊残犹作旅途人 - 尽管已是腊月年末,但诗人仍像一位旅行者。 3. 百年有尽青山老 - 人生短暂如百年岁月,终将归于尘土,青山也会变老。 4. 十日无归白发新 - 在短短的十天里没有回家,头发已经变得花白。 5. 银烛影寒风寂历 - 夜晚的银色烛光映衬着寒冷的风,寂静而漫长。 6. 野梅香冷雪逡巡
《溪月》 海月初生欲暮时,绕栏长咏故人诗。 一鹊当林出溪暖,群鱼向浪□□吹。 残酒得风难久醉,病容临水易先知。 红亭自是多帘幕,莫怪清光入户迟。 注释: 1. 海月初生欲暮时:描述海上的月亮刚刚升起,正值傍晚时分。 2. 绕栏长咏故人诗:在栏杆旁边长时间吟诵怀念故人的诗歌。 3. 一鹊当林出溪暖:一只喜鹊飞过树丛,从溪边传来温暖的气息。 4. 群鱼向浪□__吹:一群鱼儿游动
译文: 春光忽明忽暗地催人,道心中生起新愁,夜闻雷声。 十年旧恨都已化为梦中事,一夕新愁消散如灰。 灯影映照老鬓,雨声吹入未残的酒杯。 东风莫让林花落尽,记得樱桃昨夜曾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春日夜晚听到雷声时的心情变化和感慨。首句"忽忽春光暗里催"表达了春光虽已来临,但天色阴沉,仿佛被某种力量所催迫,增添了一种压抑的气氛。"道心生处夜闻雷"则点明了雷声是在这种心境下出现的
《连雨》 半月秋霖暗亦晴,孤吟终日坐愁城。 天连水白低无影,树染霜红暮有声。 酒客尊空难梦醒,病人衣薄易心惊。 茆檐几片风吹尽,却羡蜗牛负屋行。 注释: - 连雨:连续的雨水。 - 半月秋霖暗亦晴:指连绵的雨水持续了一个多月,虽然天气阴沉,但最终晴朗。 - 孤吟终日坐愁城:独自吟诵诗歌,整日坐在愁城(比喻心中的忧愁)之中。 - 天连水白低无影:形容天空和水面连在了一起,显得非常宽广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诗歌的内容,然后结合重点句子的意象、意境体会诗歌的情感,并注意诗人运用的手法和表现的技巧。本诗是一首五言绝句,内容上写诗人舟行峡中所见所感;结构上全篇围绕“峡”字展开,前两句描绘峡中景色,后三句描写峡外景物,最后两句以想象收尾。 “岸落棠梨鸟落藤,烧痕明灭小人登。”首句写山峡中的景色,两岸长满了棠梨、枣树,树上有鸟儿栖息
这首诗是王维的《庵居》。 首句“养得禅心境渐新”,意为通过修行和修炼,内心的世界逐渐变得宁静、清净。 二、三两句“幽花疏竹四无邻。乍来即羡清闲地,久住都忘富贵人”,描绘了一座位于深山之中的简陋庵堂,四周没有邻居,只有幽静的花朵和稀疏的竹子。初到此地的人会羡慕这里远离尘嚣的清静,时间久了,连富贵也忘记了。 四、五两句“童子争眠深树影,沙弥嗔扫落花尘”,描述了庵中的孩子们争抢着在树影下睡觉
包孝肃祠 包孝肃,名拯,曾任知广州。此诗是诗人在包拯祠堂前所作,表达了对包拯的敬仰之情和对他政治才能的赞赏。 译文: 孝肃庙堂倚靠南粤城,满阶衰草起秋声。 天南也能留香火,宋室由来失老成。 性直松杉长拂雪,雨深岩洞急生晴。 欲知一笑终难假,始信黄河不易清。 注释: 1. 孝肃庙堂倚靠南粤城:孝肃庙位于南粤(今广东)地区,诗人站在庙堂前,感叹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历史意义。 2. 满阶衰草起秋声
溪上偶成 【注释】①回塘:曲水流池。②萧然:凄清。③绿窗逼水:绿窗,指绿色的窗户;逼水,指靠近水面。④一叶辞枝:形容树叶飘落。⑤孤客梦魂:比喻自己的思乡之情。⑥银筝:一种乐器,这里代指音乐。⑦蒹葭:芦苇一类的水生植物。⑧寒潮:大潮。 译文 独自在曲折的湖塘上坐着赏月,听着江雨送来的秋声。绿窗近水感到衣襟微凉,一片落叶惊动了树上的鸟儿。梦中听到铁马声声催征,邻人托付着银筝的哀怨心事。红莲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