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肃荒祠倚粤城,满阶衰草起秋声。
天南亦得留香火,宋室由来失老成。
性直松杉长拂雪,雨深岩洞急生晴。
欲知一笑终难假,始信黄河不易清。
包孝肃祠
包孝肃,名拯,曾任知广州。此诗是诗人在包拯祠堂前所作,表达了对包拯的敬仰之情和对他政治才能的赞赏。
译文:
孝肃庙堂倚靠南粤城,满阶衰草起秋声。
天南也能留香火,宋室由来失老成。
性直松杉长拂雪,雨深岩洞急生晴。
欲知一笑终难假,始信黄河不易清。
注释:
- 孝肃庙堂倚靠南粤城:孝肃庙位于南粤(今广东)地区,诗人站在庙堂前,感叹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历史意义。
- 满阶衰草起秋声:指秋天到来时,庭院里满地的枯草随风起伏,发出沙沙的声响,增添了一丝萧瑟的氛围。
- 天南也能留香火:指在南方也能保留香火,说明包拯的精神影响深远,即使在遥远的南方也能感受到他的光辉。
- 宋室由来失老成:指宋朝(北宋)时期由于皇帝年幼,导致国家失去了稳重的治理,诗人对此表示遗憾。
- 性直松杉长拂雪:比喻包拯性格直率,如同松树一样坚韧不屈,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傲然挺立。
- 雨深岩洞急生晴:指雨水打湿了岩石,但经过雨水的洗礼后,岩石上的苔藓更加鲜绿,仿佛雨后的阳光突然照进岩洞,带来新的生机。
- 欲知一笑终难假:意指想要得到真心的笑容非常困难,需要付出努力和时间去建立深厚的信任关系。
- 始信黄河不易清:意指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思考,才能真正理解黄河的波涛汹涌,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平息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包孝肃祠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包拯这位历史上著名的清官、贤臣的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包拯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包拯精神的崇高境界和坚定立场。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刻,是一首充满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