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帘一线入,斗室十分春。
光细足幽赏,孤高自远尘。
弦虚时有待,云尽夜无邻。
独向闲眠处,频频照此身。

【赏析】

《新月》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五言律诗。此诗描写了新月的幽雅之美,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

首联“疏帘一线入,斗室十分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窗帘稀疏地透进一丝月光,整个房间沐浴在春意盎然之中。这里用“疏帘”、“一线”形容月亮的光芒,形象生动,使人联想到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地上的景象。接着,“光细足幽赏”,进一步描绘了月光的特点,它细小而明亮,足以让人陶醉其中。这里的“幽赏”一词,既形容了月光的清辉,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之情。

颔联“孤高自远尘,弦虚时有待,云尽夜无邻。”继续展开对新月的描绘。诗人以“孤高自远尘”来形容新月的超凡脱俗,它高悬夜空,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纷扰。“弦虚时有待,云尽夜无邻”则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月亮高悬夜空,弦音似乎随时都有响起,而当云彩散去之后,夜晚显得更加宁静祥和。这里的“弦虚”和“云尽”分别指代弦乐器的弦音和天空中的云彩,通过对它们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夜晚的向往和赞美。

尾联“独向闲眠处,频频照此身。”则是诗人对于新月的再次描绘。在诗人眼中,新月是独自悬挂在夜空中的,它静静地照耀着大地,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诗人独自一人躺在床上,仰望着新月,心中充满了对它的欣赏和感激之情。这里的“频频照此身”表达了诗人对新月的喜爱和依恋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通过对新月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夜晚之中,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