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巩道
诗句:“酒徒狂态少威仪,看碧成朱兀似痴。” 译文:我酒后狂态少有威严仪态,看着碧空如墨却误以为是黄昏日暮,像喝醉了酒一样。 注释:“酒徒”指饮酒的人;“狂态”指喝酒后的放纵姿态;“少威仪”意指无拘无束;“看碧成朱”形容醉酒后对颜色、光线的错认;“兀似痴”形容因醉酒而显得有些愚笨。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酒徒在酒精影响下的形象和心理状态。首句通过对比“狂态”与“威仪”
【注释】 积水:江水。素云:洁白的云。馀霞:晚霞。巫山:在四川东部,为名胜之地。秋:指秋天,这里泛指秋天的风景。自来去:自由自在地来往。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巫峡中所见之景,并抒发了作者对美好景物的赞美之情。 首句“积水”是巫峡中的一条大江,江水清澈见底,而江面上的白云洁白如雪,映照在水中,更显得洁白无瑕。这两句是说,当太阳西沉之后,天边的余晖和彩霞一起飘落下来,洒满了江面,使江水显得格外明亮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与语言的鉴赏。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艺术手法。“才人”是古代对女子美称,“四座寂无语”是写当时没有宾客欣赏她的才华。“一人呈妙词”,她有美妙的词句。“谁酬白雪咏”,没有人能和她的词句相呼应。“空抱素秋悲”,只有独自感叹自己的命运。“往者不复作”,以前的事已经结束。“后来当自知”以后的事将会知道。 【答案】 译文
诗名:垓下之围 译文: 于是项王上马骑,麾下骑从者八百余人,夜溃重围而出,驰走。 天亮,汉军才察觉,派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项羽在垓下之战中的英勇与无奈,展现了他作为英雄的最终悲剧。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叙述,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项羽那种悲壮的英雄气概以及他最终选择自我牺牲的决绝。此诗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再现,更是对英雄悲剧的深刻反思
诗句释义与翻译: 1. 世路悠悠叹复悲,古今曾见几相如。 - “世路悠悠”描述的是人生的旅途充满艰辛和未知,而“叹复悲”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悲哀。 - “几相如”可能指的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如张骞、苏武等,他们曾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和故事。 2. 独怜文采佳公子,不弃飘零老画师。 - “独怜”表达了诗人对一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的赞赏和喜爱。 - “文采”强调了年轻人的才华和学识。 -
【注释】: 驿路:驿站的道路。 堕马妆:指落马的妆饰,古代女子因战乱而流离失所时所化装的容貌。堕马,指坠落于马背上。 梦断:梦被惊醒,即醒着。 野棠:棠梨树。唐人有“折尽棠梨肠断时”之句。此处借指梦境。 【赏析】: 《和常山爱玉诗》其二 这首诗写一位女子在驿路上思念远出的爱玉而作的梦,醒来后满心惆怅。 首句写女子在驿路上思君之情。一个“落”字,既写出了落马的惨状,又表现出女子的凄婉哀怨之情
滟潋波生不待风,路难真与上天同。 吞声到处英雄血,滴入江东秽史中。 注释: 1. 滟潋波生不待风:形容水波荡漾,美丽而不依赖风力。 2. 路难真与上天同:比喻困难重重,仿佛与天相争。 3. 吞声到处英雄血:指在各处默默忍受苦难的英雄们的鲜血。 4. 滴入江东秽史中:将英雄的鲜血滴入污点斑斑的史书之中。 赏析: 《感事四首》是宋代著名诗人欧阳修的作品之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历史事件
【注释】 种秫:种高粱。秫,高粱的通称。劳劳:劳作的样子。别一区:另建一个区域。只缘:只是、因为。沽(gū)酒:买酒。费提壶:提着酒壶。自□:自取,自己取用。 【译文】 我种的高粱在另一个区域,只是因为买酒需要提着酒壶。家人不要败坏了先生的兴致,今后我就是一个酒鬼了。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与抒发人生感慨的诗。首句点出诗人所从事的职业是“种秫”,即种高粱,而种植高粱又必须另立一区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怀人的小诗。前两句写诗人在斜阳下,看到疏落的柳条和明妆的影子,想到远方的爱人,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思乡之情,而这种思念之情又因看到月夜中那凄厉的笳声而更加深沉。后两句写渭水无情地向东流去,却能通达故乡,而自己却难以回到故乡,只好空自叹息。全诗语言平实,意境深远,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怀念之情。 【答案】 译文:斜阳照映下,疏影斑驳的柳树让人联想到美丽的妆容;月夜中
注释: 枕上,指的是在睡梦中。江声复雁声:指听到江水流动和大雁的叫声。风吹残月满高城:指夜深时分,月光透过窗子照到床上,形成一片斑驳的影子。酒醒犹是天涯客:醒来后仍然像是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疏雨入窗鸡乱鸣:窗外下着稀疏的春雨,打在窗户上发出“嗒嗒”的声音,打破了宁静的夜晚。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首句“枕上江声复雁声”,描绘了诗人在夜晚听到江水和大雁的叫声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