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巩道
感事四首 勋名几度镜中看,未老犹能把剑弹。 待向西秦相见日,故人方念范生寒。 注释及赏析: - 诗句解析: 1. “勋名几度镜中看” -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过去的功勋和荣誉的回忆,以及这些荣誉在镜子中的映照,象征着荣耀与自我反省。 2. “未老犹能把剑弹” - 这里“剑”可能指的是武功或军事才能,表示作者即使年纪尚轻,也保持着武艺和能力,不因年老而减退。 - 译文:
感事四首 愁对青山调酒兵,江天无定是阴晴。 谁人传到陈琳檄,不觉头风已渐平。 注释 - 在这首诗中,“青山”指的是诗人所面对的自然景象,而“陈琳檄”则可能是指一种古代的文书或战书。 - “头风”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头痛或不适,但也可能是一种比喻,表示某种困扰或压力。 - 最后一句“不觉头风已渐平”,表明虽然诗人可能感到不适或困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感受逐渐消失。 赏析 -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内容来判断正误。本题要求考生赏析“种菜”,注意从诗句中找出关键词来分析。“行尽清溪到敝庐,绕篱黄蝶半畦蔬”。意思是:走遍了清溪才到我家的破旧茅屋,绕着篱笆的是蝴蝶在花间飞舞。“频年学圃休相笑,千古英雄亦荷锄。”意思是:多年来我种过园地,你不必嘲笑我,自古以来的英雄也曾种地。 【答案】 种菜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作答时要结合诗句分析其含义。 ①东风吹起满林春,半里浓香十里尘:春天的暖风把满林的花朵吹开了,香气四溢,弥漫了整个村庄。 ②但得花开人便醉,不知谁是种花人:只有当花儿开放的时候,人们才会陶醉其中,而谁又知道是谁种下这些花儿的呢? 【答案】 种花(种花人) 译文: 春天的暖风把满林的花朵吹开了,香气四溢,弥漫了整个村庄。只是当花儿开放的时候,人们才会陶醉其中
诗名:《笔赋》 江郎开罢梦中花,又向高天吐紫霞。 记得木兰僧院日,微吟题在碧窗纱。 注释与赏析 第一句 - 江郎: 此句可能指的是江淹,一个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与文人画家,以文才著称,尤其擅长骈文和赋。 - 开罢梦中花: 形容诗文创作如同梦中花开,短暂而美丽。 - 又向高天吐紫霞: 表达了作者的文思泉涌,作品如紫色霞光般绚丽夺目。 第二句 - 木兰僧院日: 木兰寺,位于杭州西湖边
注释: 1 砚池:指研墨用的砚台,砚台的水面如水池。 2. 点笔水涵清:指用砚台里的清水来磨墨。 3. 宿墨留痕欲化冰:指砚台上残留的墨水像冻住了一样,难以溶解。 4. 胆瓶花片落:指花瓶里掉落的花片。 5. 残红飞上几多层:指落下的花片飘散在空中,像是飞上了好多层高。 译文: 砚台边的清水滋润着笔墨,留下的墨迹如同冰封般难以溶解。更有胆瓶里的花瓣纷纷扬扬地落下,红色的花瓣在空中飘舞
注释 1 墨:指墨水。 2. 玉烟松火夜来多:形容夜晚书房内灯火通明,如同白日一般明亮。 3. 炼得玄冰价几何:意为经过长时间的修炼,达到了什么境界。 4. 若使一身能利物:如果能够用自己的身体为他人带来利益。 5. 从今顶踵任消磨:从现在开始,愿意为了利他而放弃自己所有的一切。 6. 顶踵(zǒng)任消磨:指愿意为了利他而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 译文 在深夜,书房内烛光明亮
【注释】 感事四首:即《咏怀四十二首》之四,是一首七言绝句。 无光:没有光亮,意指火灭了。 高斋:高楼大厦。 门非剥啄(bòzào)时闻响:门不是敲门的声音就听到响声。 黄耳:黄鼠狼,俗称黄狗子。 解吐风:懂得辨别气味。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幽静的山林图卷,诗人以佛性为引,借黄鼠狼来表现自己隐逸的志向。诗的前两句写景,“野火无光佛火红”,野火熄灭,佛火却依然熊熊燃烧。这一句运用了对比手法
注释:我还没有老就应当为许多人治病,在南园种上十亩地寄托我的闲适身怀。药苗乞求得殷勤的种植,不能让愁烦催白了头发。 赏析:这首诗表现诗人热爱劳动和关心百姓疾苦的高尚品质。首句“未老当为多病人”表明他年轻时就有救死扶伤、为民除害的志向;二句“南园十亩寄闲身”说明他已实现自己的誓言。三、四两句“药苗乞得殷勤种,莫遣愁催白发新”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关怀
青春花放出墙枝,半幅轻绡欲写迟。 注释:青春的花朵已经开放出墙角的枝条,想要用半幅轻纱来描绘它却感到迟缓。 译文:青春的花朵已经开放出墙角的枝条,想要用半幅轻纱来描绘它却感到迟缓。 赏析:首句“青春”二字直接点题,写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美丽动人。“花放出墙枝”,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接着第二句“半幅轻绡”是说要用轻纱来描绘这美丽的花朵,但是作者觉得有些许迟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