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老当为多病人,南园十亩寄闲身。
药苗乞得殷勤种,莫遣愁催白发新。
注释:我还没有老就应当为许多人治病,在南园种上十亩地寄托我的闲适身怀。药苗乞求得殷勤的种植,不能让愁烦催白了头发。
赏析:这首诗表现诗人热爱劳动和关心百姓疾苦的高尚品质。首句“未老当为多病人”表明他年轻时就有救死扶伤、为民除害的志向;二句“南园十亩寄闲身”说明他已实现自己的誓言。三、四两句“药苗乞得殷勤种,莫遣愁催白发新”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关怀。
未老当为多病人,南园十亩寄闲身。
药苗乞得殷勤种,莫遣愁催白发新。
注释:我还没有老就应当为许多人治病,在南园种上十亩地寄托我的闲适身怀。药苗乞求得殷勤的种植,不能让愁烦催白了头发。
赏析:这首诗表现诗人热爱劳动和关心百姓疾苦的高尚品质。首句“未老当为多病人”表明他年轻时就有救死扶伤、为民除害的志向;二句“南园十亩寄闲身”说明他已实现自己的誓言。三、四两句“药苗乞得殷勤种,莫遣愁催白发新”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关怀。
【注释】 酌罢:饮罢。挑灯:点油灯。漏已下戏:漏尽之后,戏作乐事。再赋诗,指再赋诗以自娱。其三:第三首。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元和七年(公元812年)秋天在江州(治所在今江西九江)所作。诗人在江州时,因政治原因被贬为浔阳司马,过着闲居的生活。此诗是他任江州刺史时的第三首诗,写他夜深人静之时,挑灯独坐,吟诵新作的诗篇,不禁感慨身世,抒发幽恨。 “笑剔银灯再赋诗,孤心不觉夜迟迟。”这两句是说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笑剔银灯再赋诗,满坛松竹夜离离。 - 笑剔银灯:指的是用笑声点亮了银质的灯具,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氛围。 - 再赋诗:再次吟咏诗歌。 - 满坛松竹:形容四周被松树和竹子包围,显得格外清幽。 - 夜离离:夜晚显得分外明亮或者稀疏的样子。 2. 石栏草静虫吟急,芳树风微叶落迟。 - 石栏草静:指的是石头栏杆旁的草地安静无声,可能因为夜晚的缘故。 - 虫吟急
何巩道的《端州寄李远及》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1. 诗句翻译: - 薄醉忤君子,从今却酒卮:我因饮酒过度而冒犯了君子,从此不再饮酒。 - 自惭曾骂坐,不敢更餔𥻿:我因为曾经在宴会上失态而感到惭愧,因此不敢再吃那些食物。 - 挥手各行役,临风谁赋诗:我们各自挥别,面对清风,不知谁会吟诵出新的诗歌。 - 数逢明月满,方信别多时:每当看到明月高挂
解析: 第一句:“门外青青柳,春风君未知。” 1. “青青”形容柳树的颜色鲜绿。 2. “君未知”表示诗人对春风的不了解或不知情。 3. 这句诗通过描述门外的柳树和春风的不解之缘,营造了一种期待春风来临、带来春天气息的氛围。 第二句:“及兹惆怅日,忆得别离时。” 1. “及兹”意味着在此时此刻。 2. “惆怅日”表达了诗人因思念而感到忧愁和不安。 3
诗句释义及赏析 首句: - 落尽中庭叶,秋山失一僧。 - 解释:庭院中的树叶已经落下,秋天的山林里似乎失去了一位僧人。 - 关键词:秋山、失、僧人 - 赏析:此诗起句即以“落叶”开篇,描绘了一个深秋的景象,而紧接着用“失一僧”点出僧人不在,增添了几分寂寥与哀伤。 第二句: - 壁悬身外影,窗锁定中灯。 - 解释:墙上挂着的是自己的倒影,窗户上却只有一盏灯火。 - 关键词:壁悬、身外影
酌罢过二百堂挑灯坐漏已下戏再赋其五 笑剔银灯再赋诗,物情相感已多时。 几人肝胆同流水,一夜乾坤尽看棋。 杨柳绿齐当户叶,蔷薇红尽过墙枝。 明朝依旧寻春好,不似闲宵似酒卮。 注释:挑灯夜战,吟诗赋词,感慨万千,对自然万物的感悟和情感交织在一起。几个人的心情和感情就像水流一样相互影响,共同体验着这个大千世界的变迁。夜晚,整个天空仿佛都在观看棋局,形容星星点点的灯火映照在天空中
《舟行》 风悬帆势急,岸走远行人。 白波横江破,青山转盼亲。 往来空世事,飘泊纵吟身。 欲遂浮家计,江干有钓纶。 注释: - 舟行:乘坐船只在水上行进。 - 风悬帆势急:形容船帆被风吹得紧贴着船身,显得十分紧急。 - 岸走远行人:形容船行走得很快,像是在远离岸边的旅途中。 - 白波横江破:指波浪拍打江面的景象,白色波纹如同横贯江面的利剑。 - 青山转盼亲:形容远处的青山在视角中快速变换位置
【注释】: 1.酌罢:饮酒完毕。过二百堂:走过二百间厅堂。 2.挑灯坐漏已下戏:在灯下坐着等待新戏上演。戏,这里指戏曲或戏剧。 3.再赋:又作一首诗。 4.湖心鸥鹭闲于我:湖中白鹭和鸥鸟悠闲地游息在我的身边。 5.镜里须眉老向谁:镜子中的自己已经苍老了,不知道是谁了。 6.一片夜痕浮树色:一夜间树影被月光映成一片白色。 7.数重人影乱花枝:无数人影在繁花之间显得杂乱无章。 8.为欢自有平原约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句 - 注释: 暮烟迷柳岸。这里的“暮烟”指的是夕阳的余晖,它使得原本清晰的景物变得朦胧,而“柳岸”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河岸画面。 - 译文: 暮色中的烟雾缭绕着柳树的岸边。 第二句 - 注释: 息棹听潮归。此处“息棹”是指停船休息,“听潮归”则表示随着潮水的涨落而感到时间的流逝。 - 译文: 在船中停下休息,倾听着潮水声渐渐回归。 第三句 - 注释:
《草阁二首·其一》是明代文学家何巩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下面是诗句、译文、注释及赏析: 1. 诗句释义: - 芙蓉七十二,草阁倦游人。:形容草屋中盛开的荷花有七十二朵之多,而自己却已厌倦了在外的游历。 - 高枕生涯定,横琴至性纯。:意味着生活安稳,心境纯净。 - 俯窗秋树静,倚槛晚霞新。:窗外秋天的树木静静伫立,栏杆上傍晚的晚霞映照得格外鲜艳。 - 谁共前坡路
感事四首 勋名几度镜中看,未老犹能把剑弹。 待向西秦相见日,故人方念范生寒。 注释及赏析: - 诗句解析: 1. “勋名几度镜中看” -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过去的功勋和荣誉的回忆,以及这些荣誉在镜子中的映照,象征着荣耀与自我反省。 2. “未老犹能把剑弹” - 这里“剑”可能指的是武功或军事才能,表示作者即使年纪尚轻,也保持着武艺和能力,不因年老而减退。 - 译文:
【注释】 感事四首:即《咏怀四十二首》之四,是一首七言绝句。 无光:没有光亮,意指火灭了。 高斋:高楼大厦。 门非剥啄(bòzào)时闻响:门不是敲门的声音就听到响声。 黄耳:黄鼠狼,俗称黄狗子。 解吐风:懂得辨别气味。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幽静的山林图卷,诗人以佛性为引,借黄鼠狼来表现自己隐逸的志向。诗的前两句写景,“野火无光佛火红”,野火熄灭,佛火却依然熊熊燃烧。这一句运用了对比手法
感事四首 愁对青山调酒兵,江天无定是阴晴。 谁人传到陈琳檄,不觉头风已渐平。 注释 - 在这首诗中,“青山”指的是诗人所面对的自然景象,而“陈琳檄”则可能是指一种古代的文书或战书。 - “头风”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头痛或不适,但也可能是一种比喻,表示某种困扰或压力。 - 最后一句“不觉头风已渐平”,表明虽然诗人可能感到不适或困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感受逐渐消失。 赏析 -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内容来判断正误。本题要求考生赏析“种菜”,注意从诗句中找出关键词来分析。“行尽清溪到敝庐,绕篱黄蝶半畦蔬”。意思是:走遍了清溪才到我家的破旧茅屋,绕着篱笆的是蝴蝶在花间飞舞。“频年学圃休相笑,千古英雄亦荷锄。”意思是:多年来我种过园地,你不必嘲笑我,自古以来的英雄也曾种地。 【答案】 种菜
【注释】 种秫:种高粱。秫,高粱的通称。劳劳:劳作的样子。别一区:另建一个区域。只缘:只是、因为。沽(gū)酒:买酒。费提壶:提着酒壶。自□:自取,自己取用。 【译文】 我种的高粱在另一个区域,只是因为买酒需要提着酒壶。家人不要败坏了先生的兴致,今后我就是一个酒鬼了。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与抒发人生感慨的诗。首句点出诗人所从事的职业是“种秫”,即种高粱,而种植高粱又必须另立一区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作答时要结合诗句分析其含义。 ①东风吹起满林春,半里浓香十里尘:春天的暖风把满林的花朵吹开了,香气四溢,弥漫了整个村庄。 ②但得花开人便醉,不知谁是种花人:只有当花儿开放的时候,人们才会陶醉其中,而谁又知道是谁种下这些花儿的呢? 【答案】 种花(种花人) 译文: 春天的暖风把满林的花朵吹开了,香气四溢,弥漫了整个村庄。只是当花儿开放的时候,人们才会陶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