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恩
幽居自村落,僻远无市喧。 禾黍依夕照,桑麻宿轻烟。 深巷荷锄归,儿女迎门前。 鸡豚入栖栅,牛羊下郊原。 邻父有好怀,时来话田园。 注释: 幽居:安静的住所。 村落:指乡村。 僻远:偏僻遥远。 无市喧:没有城市的喧闹。 禾黍:泛指庄稼,这里特指稻谷和黍稷。 夕照:夕阳照射。 桑麻:指桑树和麻类植物。 深巷:深深的巷子。荷锄:拿着锄头。 儿女:儿子女儿。 迎门:迎接。 鸡豚:家禽家畜。 栖栅
这首诗是《秋日杂咏二十三首》中的第二首,诗人通过对山居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描绘了都城的壮丽景象和皇宫的威严气派。 注释: - 都城列万雉:都城有很多城墙。 - 宫殿切五云:宫殿建在云层之上。 - 清霜鸣晓角:清晨的霜花发出响声。 - 祥光拥朝暾:朝阳被祥光包围。 - 周罗民庶居:整个京城都是普通百姓居住的地方。 - 窈窕王侯门:贵族豪门的大门。 - 重译万方贡:远方的使者带来贡品。 -
【注释】东园八咏:指唐代文人张九龄的《东园》诗八首。八咏:即《感遇》八首,是张九龄在开元年间所做。读书堂:指藏书之处。屏帏:屏风和帷幔。葱茜:深绿色。宛若:仿佛、好像。云屯:形容云雾聚集的样子。亭亭:形容高耸直立的样子。凌风雨交:形容经受风雨考验。不逐朝暮变:不随时间流逝而改变。摇落时:秋天落叶的时候。犹可胜一面:仍然值得欣赏。 【赏析】此诗是写读书堂景色与精神风貌的
东园八咏读书堂 东园的美景胜似罗浮村。 英华灿烂姑射仙子收, 寂静中透露着春意盎然。 千枝雪白缀满晴空,万朵花儿迎着初升阳光。 我在此徘徊,独自寻觅笑语欢声, 想要振起那飘逸仙魂,与天地共舞,畅谈人生。 译文:东园的风景比罗浮更胜一筹,宛如仙境一般美丽。这里的景色如同姑射仙子般优雅迷人,让人感到宁静而温暖。千枝上挂着晶莹剔透的雪珠,万朵花在阳光下绽放着美丽的光彩。我在这里徘徊
【注】 ⑴冬月:冬季。 ⑵同诸友:与朋友们一同。 ⑶游永乐寺:游览北京的永乐寺。 ⑷饮旺公房:在寺庙里饮酒。 ⑸分韵得野字:按韵脚“野”字来写诗。 【译文】 冬日,我和朋友一起游览北京永乐寺,在寺庙里喝着酒,吟咏诗句。 我们来到永乐寺,感到这里十分寂静。 我们来到这所寺院,希望认识一些修行的人。 上人在这里修行,他的风度也很洒脱。 慧朗鉴在这里悬挂,辩论讨论像江河一样奔流不息。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第一句“送张君分教华亭诗”表明这首诗是送给张君的一首送别诗,主题是关于教学和教育。 第二句“良金须陶冶,美玉藉雕琢”意味着好的材料需要通过磨练才能变得完美,就像玉石需要经过雕琢才能成为美玉一样。这句话也暗喻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需要耐心和细心,只有通过不断的磨练与指导,学生才能真正成长。 第三句“二用苟弗良,不若矿与璞”则是说如果使用的材料不好,不如将其当作矿物或璞石
东园八咏读书堂 东园有八首诗,读书堂中独自读。 独酌明月下,流光正徘徊。 长歌邀明月,落我樽中醅。 掀髯和月倒,一吸空樽罍。 谪仙如可作,此地应追陪。 译文: 在东园的读书堂中,独自吟诵着八首诗。我在明月照耀下独自饮酒,月光流转,时间似乎停滞不前。我高声吟唱,邀请明月加入,酒杯中的酒液被我一饮而尽。如果李白能来到这里,我们一定会一起欣赏这美景。 注释: 1. 东园八咏读书堂
东园八咏读书堂 甃池自成趣,左右拱吾亭。 西池水初满,东池泉又生。 浮光碧练净,倒影青天澄。 时来凫鸥侣,欲共幽人盟。 注释: 1. 东园八咏读书堂:指作者在东园所建的读书堂,以"八咏"为名,寓意丰富。 2. 甃池自成趣:用石头砌成的池塘自有其独特的趣味。 3. 左右拱吾亭:四周环绕着亭子。 4. 西池水初满:西边的水池刚被注满水。 5. 东池泉又生:东边的池塘里又涌出了泉水。 6.
【注释】 今日不可出,畏景蒸炎熇:今天天气太热了。景:阳光。蒸:热得使物体发热。炎:炎热。熇(yì):热气上腾。 崔巍火云行,势欲焚层霄:高耸的火焰像云一样,气势直冲天际。 乾坤一炉冶,天地同煎熬:天地就像一个大熔炉和一个大锅炉,万物在其中被烧炼、煎熬。 初疑河海竭,又讶山岳焦:一开始以为是河海枯竭,后来又觉得山峰山岳都燃烧起来。 生人蚁虱然,众口均嗷嗷:人们就像蚂蚁、虱子一样,都在忍受着炎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鲁郡东石楼歌送杜二甫》中的一句,全诗如下: 鲁郡东门远渡河,波摇石壁秋云多。 我来送君亦逢君,时事蹉跎两如何。 自从易水去,至今苍梧阔。 空余鲁门柳,向风吹蝉声。 君行似天远,次第到尽陈。 我行为地穷,招君还海隅。 自言旧北门,昔住洛阳人。 今作鲁国客,问着沧洲滨。 君为越州守,我独越州病。 越人习风情,久与东方别。 君家有名郎,珠玉买歌笑。 近日越沙上,扁舟若飞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