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恩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又赋红梅二首·其一》 疏影横斜淡月明,珊瑚枝上晚风清。 罗浮一觉游仙梦,吹入天台不再醒。 译文注释与赏析: 这首《又赋红梅二首·其一》是明朝孙承恩创作的诗作。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向往。 - 鉴赏 “疏影横斜淡月明”,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月光下梅花的形态和氛围。这里的“疏影”指的是梅花的枝条,“横斜”则表现了其姿态的轻盈和柔美
夷齐图二首 炮烙烟消四海苏,文孙威德已弘敷。钜桥虽有陈陈粟,不济空山两饿夫。 夷齐图二首 炮烙烟消四海苏,文孙威德已弘敷。巨桥虽有陈陈粟,不济空山两饿夫。 注释: (1) 夷齐图二首:指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的《夷齐图二首》。夷齐,指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伯夷和叔齐,因反对武王伐纣而被放逐,后隐居于首阳山。这首诗描绘了他们隐居生活的场景,表达了对孤竹先生的赞美之情。 (2) 炮烙烟消四海苏
【注释】 元夕:元宵节。 六街:京城的大街,即长安。 喧喧:喧闹。 长笛短箫声沸天:形容音乐声音之大,好像沸腾的水一样。 老子故无儿女态:老子,指李煜。他自称“钟陵醉墨”,以钟陵为故乡,称自己为“老子”,意在表明自己是文坛上的一个隐者,不喜繁华。 一灯清焰称高眠:一灯清辉映照着自己的读书生活。清焰:清亮的火光。称:比得上。眠:睡觉。 【赏析】 《元夕》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诗作
【解析】 本首诗的译文是:昨夜幽静的斋宫做了朝天梦,在丹陛上徐行趋进讲编。 何处传来的钟声忽然把我惊醒,却以为是还在御炉前。 “纪梦”的意思是记梦中的事,这里指作者做了一场朝天之梦。“幽斋”即“幽室”,“斋”,古代指读书的地方。“昨夜幽室作朝天”的意思是说,昨夜在幽室作了朝天之梦。“幽室”,指自己居住的书斋。“幽斋昨夜梦朝天”的意思是说,昨夜在幽室作了朝天之梦。“丹陛”
贺杨麟山生子晬日三首 尔父藏书万卷余,朝来为汝一掀须。只今已解耽文字,能读焉知不是渠。 注释:你的父亲(即杨麟山)收藏了非常多的书籍,每天为你翻阅这些书籍。现在你已经能够阅读文字了,那么你认为这些东西是不是都是属于你的呢? 玉果犀钱与肆筵,兰汤初出气轩轩。试看拈动惊人坐,不是干戈即豆笾。 译文:精美的糖果和犀牛角的钱摆满了整个宴席,新鲜的香汤刚从锅中盛出,散发出阵阵香气。试着品尝一口
注释:想寄书给京城里的朋友,但南北关河相隔又一年,想要表达的心意却显得迷茫。形容离别后看到你渐老,只有我的迂腐疏淡与你相似。 赏析:这首诗是写给京城中的故人的,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首句“南北关河又隔年”交代了时间和地点,南北关河指的是京城和作者所在的地方,相隔一年,意味着两人已经分别一年。次句“欲传书札意茫然”表达了诗人想要传递书信的心情,但是心中却没有具体的内容,感到迷茫
【译文】 一朵菊花送给我,颜色非常好,我用诗来表达谢意。 一枝荷子赠给我,孤傲的容颜,风姿依稀似昔日年华。 不用白衣醉于元亮山,只消清赏更悠然自得! 【注释】: 1、荷子:指菊。 2、孤妍:指孤独而美丽的容颜。 3、元亮:陶渊明。 赏析: 这是一首题菊花的咏物诗。诗人用“一枝荷子赠孤妍”起头,以菊花比作人,把菊与自己的形象相比拟,生动地写出菊花的清雅高洁,又点出此花是赠送友人的
诗词名句“春晚游招提”出自明代诗人孙承恩的《春晚游招提》。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1. 寻春野寺又春回 - 寻春:寻找春天。 - 野寺:乡村中的寺庙。 - 又春回:春天再次归来。 2. 赖有馀芳数朵开 - 赖有:因为有。 - 馀芳:残留的芳香。 - 数朵开:几朵花儿盛开。 3. 错莫更教迟一日 - 错莫:错误,误打误撞。 - 更教:再让(指误打误撞)。 - 迟一日:推迟一天。 -
【注释】 杨麟山:杨继盛的字,他因直言进谏被杀害。生子:指杨继盛的儿子杨一清。晬日:婴儿生日,特指周岁时。汤饼:指婴儿吃的食物。有老夫:有我这个老头在。 赏析: 这首诗是杨继盛死后他的侄子杨一清写的。诗中对侄儿杨一清赞颂有加,称颂之词溢于言表。 第一句,说杨一清的眉目分明、皮肤如玉雪一般洁白,只是现在连他自己也只认识这个人而已。 第二句,说等到他长大懂事了
注释: 玉果和犀钱用来摆设筵席,兰汤初出香气四溢。 试着轻轻拿起盘子,里面装着的竟然是干戈豆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杨麟山生子时的喜庆场面,用“玉果犀钱”和“兰汤”来形容其华丽而隆重,用“试看拈动惊人坐”来描述其新奇有趣。整首诗语言生动,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