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爵
【注释】丙午: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年)。七月:农历七月。朔:初一。梦:梦见,指做梦。王泉冈:名不详,作者的朋友。张东台:张焘,字东台,作者的朋友。其三:第三首诗。合还离一:暂合还离,暂时相聚又分离。一旦情:一时的感慨。郊原:郊外原野。哭送我东行:哭着送我到东边去。东行:作者当时在福建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是往东南方向。双鬓:指两鬓,即头发的两鬓。变更:变白。
秋日十咏 其十 看开宇宙谁人事,白昼天涯此日头。 雁过故惊囚榻梦,一声凉夜送高秋。 注释: 看开宇宙谁人事,白昼天涯此日头。 注释:打开天地间万物,是谁在主宰?白昼的天涯,这一天的太阳升起。 雁过故惊囚榻梦,一声凉夜送高秋。 注释:大雁飞过,使得我那被囚禁在床榻上的梦都惊醒了,在这清冷的夜晚,听着雁鸣声,我仿佛感受到了秋天的到来。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言史的作品。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
乾坤无处不清明 乾坤:天地,比喻国家。指国家的清明政治和安定社会。 无:表示全部、到处、普遍的意思。 处:地方。 不:全。 明:明亮、清明,光明。 一念孤怀酬圣主 一念:一个念头。 孤怀:孤立的心怀,这里指诗人的心事。 酬圣主:报效圣明的君主。 百年人物此残生 百年:一生、一世。 人物:人世间的事,这里指人生历程。 残生:残缺不全的人,指年老体衰的人。 赏析:
注释: 困里风霜几度侵,多君不替故人心。 辽阳极目关河杳,读罢音书泪满襟。 译文 在困境中度过无数个风雨交加的日子,你始终坚守着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辽阳的景色让我极目远望,关山辽阔而看不到尽头。我读完你的来信,泪水沾湿了衣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友人的,表达了他对友人的关心和思念。诗中"困里风霜几度侵"描绘了诗人在困境中所经历的痛苦和磨难,"多君不替故人心"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关怀和牵挂
【注释】清光:皎洁的月光。圜(yuán)阶:圆而平的台阶。良友:志同道合的朋友,此处指与刘晴川。 【赏析】此诗写在秋夜月明如洗时,作者与友人刘晴川同观明月而感怀之情。首句写月光普照大地,洁白无瑕;二句写自己仰望月亮,内心无限感慨;后两句写来年今夜再赏月,怕没有朋友共赏。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短暂的感叹
注释:别念关心眼泪快要流下,送您出险我还留。要知道我今天皱眉的意思,不是寻常生死的愁。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的诗。诗人用“别念关心泪欲流”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关切之情;而“要知今日颦眉意,不是寻常生死愁”则表达了他对这位朋友的深深忧虑和同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给人以深深的感动
【注释】 ①丙午:即天启五年(1625),作者在京城时所作。 ②秋七月朔:指农历七月初一日。 ③梦友人王泉冈张东台:“王泉冈”即王世贞,“张东台”即张溥。 ④其四:这是第四首诗。 【赏析】 此诗写于天启五年(1625)七月初一,诗人在京城送别朋友后入梦与他们相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前两句写去年送别的情景和梦中相见的愿望。“去年”是回忆之词。“出城东”,是说去年秋天诗人被贬到南京后
【注释】 丙午:唐穆宗年号。七月朔:农历七月初一。梦:指诗人在梦中与友人相聚,醒后感到更加凄楚。悬悬故旧情:思念旧友之情难以忘怀。五更:夜深时分。 【赏析】 此诗为诗人晚年的作品。诗中以“不断”二字起势,写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一往而深,绵绵不断。首联“不断悬悬故旧情,梦中携手与同行”,写诗人在梦中与朋友相聚,醒后却感到更加凄楚。第二句“觉来展转增凄怆”,写诗人从梦中醒来,辗转反侧,更加感伤
《春日十二首·其八》是明代诗人杨爵的作品,属于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深切思考。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诗词原文: 四年多罪锁危垣,惊眼金吾春草蕃。一点孤忠应未死,君王恰有好殊恩。 2. 关键词解释: - 四年多:暗示了时间的漫长和困境的持续。 - 多罪:指长期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或惩罚。 - 锁危垣
【注释】 舒日:舒展的阳光。曳杖:拄着拐棍。逍遥:悠闲自得。首阳:即“采薇”,春秋时期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花草:指花草树木。春风:比喻温暖的阳光。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以春景为背景,借写古人之高风亮节来表达自己的心志。 首联两句是总起句,先写景,再抒情,景中见情。窗前,阳光渐渐融化了冰雪,照进屋内,暖意融融。诗人拄着拐棍悠然自得地行走在院落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