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爵
注释: 春日十二首 其三:春雨过后,春郊的山野秀美如画。闲散的云彩偏惹起了绚丽的落霞。南飞的大雁一行冲过寒冷的峭壁,万里长空晚风中独自飞过。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名作《春日》中的第三首诗。此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色图,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 第一句“雨霁春郊秀女萝”,描述了春雨过后,春日郊野的美丽景色。雨后的空气清新,大地焕然一新,春草青青,鲜花盛开。而那如丝如缕
【注释】 次:此,指代诗。包荒自是男儿事:以包涵宽容为男儿的本分和责任。同天一样宽:比喻心胸开阔,与天地一样博大。 【赏析】 这是一首以答谢诗形式写的讽刺诗。诗中借病中人向使君诉苦,表达了他虽遭贬谪却依然心怀坦荡的情怀。全诗语言通俗易懂、朴素自然、平实无华,但句句在点上题意,字字扣紧主题,且句句有出处,用典恰当,不显雕琢,可谓“信手拈来,皆成妙谛”。 第一句写友人因受诬被贬而深感惭愧
总是髫年夙分投,神游万里自相求。 不知吾友今宵梦,亦得须臾相遇不。 注释:总是年少时我们就相互有缘分,像神一样在万里之外互相寻找对方。不知道我的这位朋友今晚做梦,是否也能和我有片刻的相遇。 赏析:这是一首抒发友情之诗。首句写与友人的缘分,次句写梦中寻觅,第三句写梦中相逢,第四句写梦中相逢的感慨。全诗语言平实,意境深远
诗句解读 1. 燕街寡妇泪涟涟,自言夫死未期年:描述了一个在燕街生活,名叫“寡妇”的妇女。她因为丈夫早逝而感到悲伤和无助,流泪不止,并说自己还没来得及过上几年安稳日子。 2. 昼勤织纺为衣食,夜抚孤儿不遑眠:描述了寡妇白天忙于织布、纺线以维持生计,夜晚则照顾孩子,无暇休息。 3. 孤儿幸能学步履,我夫有以继其先:表达了尽管自己丈夫已经去世,但孩子的学习脚步并未停止,希望孩子能延续父志。 4.
【诗句释义】: 1. 檐头对雨雨萧萧:“檐头”指屋檐,“对雨”是说屋檐下有雨滴落下。“雨萧萧”形容雨水细密而连绵不断的样子。 2. 墙内葵心墙外桃:“葵”即向日葵,“墙内”指在屋内,“墙外”指在屋外。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屋里种的向日葵面向阳光生长,而在屋外的桃树则因没有阳光而背向阳光生长,形成了一种对比。 3. 日暮东风惆怅处:“日暮”指太阳落山的时候,“东风”指春风
【注释】日:太阳。午:正午。 将:给……送终。数粒餐:即“几粒饭”。坎坎:形容脚步声音。 难:困难,指身体病重。 容身:指容身之地。霄壤:天与地,比喻距离很远。 【赏析】此诗为病中人有以诗喻使宽鄙怀者次其韵答之 其二。诗的前两联写自己病中仍不忘为国事而忧虑。第三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明自己虽身处病榻却心系天下。最后两句是诗人对友人的勉励语
【注释】: 萋萋:形容草丛茂密。圜(huán)阶:圆的台阶。 羡尔:羡慕你。 此日:这日子。 且歌:暂且吟诗。 愁句:抒发愁绪的诗句。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游时,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和对人生感悟的抒情小诗。 “萋萋幽草映圜阶”,写诗人在春日里漫步在园中的小径上,周围是茂盛的野草,阳光下,这些野草的影子映在了圆形的台阶上。诗人用“萋萋”来形容草的茂盛,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注释: 柝声急处雁声高,门掩圜灯夜寂寥。 ——在梆子声越来越急促的夜晚,大雁的叫声也越来越高。门紧紧关闭,四周一片寂静。 念此天涯归路杳,谁将一段楚魂招。 ——想起这茫茫人海中归家的道路是如此的遥远和不可捉摸。是谁能召唤出那些飘泊在外的游子的心?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春日的夜晚独自思念远方亲人的场景。诗中的“柝声急处”暗示了夜晚的寂静和深沉,而“雁声高”则给人一种空灵、遥远的感觉
注释: 阳和到处总无垠,老干苍柯向月新。 莫到幽囚空岁月,东风还有去年心。 注释:阳光温暖,到处充满生机,老树干枝苍劲挺拔,仿佛在月光下焕然一新。不要让自己陷入孤独的困境,白白浪费岁月。东风依旧,吹拂着去年的希望和梦想。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所作。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同时
【注释】: 十载:十年。忧时:忧虑国事。一念深:指对国家忧思之情很深。身世:比喻自身的命运。浮沉:指人生如水,时上时下。斜阳:夕阳。萧条:荒凉冷落。写作长歌:作诗吟哦。次第:逐一。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一首诗,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国家的担忧和自身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 首句“十载忧时一念深”,诗人用了十个字来表达他对于国家的忧虑,这种忧虑不是一时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