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宏祖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句,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要求答题。 “鸾鹤空山路渺茫,重峦绝处逗云房”,首联写景。山势高峻,重峦叠嶂,云雾缭绕,仿佛仙境,给人一种空旷、幽静的感觉。“何人天外能来往”,颔联写意。诗人在想象中设想出天外神仙能够自由往来的情景。“有洞花间独閟藏”,颈联写景。仙山洞中百花争艳,竞相开放,香气扑鼻,美不胜收。“瑶草琼枝开自落”
【注释】 洞天:指仙人居住的地方。三派:山的三个支脉。 窈冥:幽暗深奥之处。玄鹤:指道士。 【赏析】 此诗为咏鸡山十景之作。诗人在描绘这十景的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道教仙境的向往之情。首句写登鸡山绝顶之难,次句写到达鸡山顶峰之后所见之景,第三、四句写鸡山顶峰之景,末两句写鸡山顶峰之外之景。 鸡山在今山东济南市长清区东南。唐宋时,山上有“鸡山”、“龙山”二山,故又名“鸡山”。此诗为登鸡山西峰绝顶之作
碧树千寻云影重,凌风老干独朦茸。 直将秦帝登封物,常作僧伽护法龙。 释义: 碧绿的树木高达千尺,云雾缭绕其中,如同一座座山峰。那挺拔的老树独自屹立在风中,显得朦胧而神秘。它就像秦始皇当年登高的祭坛,承载着帝王的威严。又像僧人修行时所持的法器,守护着佛法的神圣。 鳞甲半天猿臂舞,幢幡千队凤毛缝。 释义: 树上仿佛有成片的鳞片覆盖着,如同天空中的云彩一般;又有猿猴般的手臂挥动着,仿佛在跳舞一般
【注】芙蓉:这里指山,万仞,极言其高。抟捥:盘旋。乾坤:天和地。压:压迫。东溟:东海,日半天。北极:北极星。雪千年:积雪千年不化。晴光:晴天阳光。金镜:金色的镜。瑞色:祥瑞之色彩。绮筵:五彩缤纷的筵席。奇观:奇特的景象。帝庭:帝王之庭。 这首诗描绘了鸡足山的壮丽景色,诗人以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这一美景的独特之处,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第一句“芙蓉万仞削中天
鸡山十景绝顶四观 菡萏亭亭倒影摩,凌空忽透枕中符。 崆峒无迹潜翻岛,阆苑有天常在壶。 影入循环双窍迥,座归呼吸一身孤。 从兹脱尽人间滓,两腋风生骨欲苏。 注释: 1. 菡萏亭亭倒影摩,凌空忽透枕中符。 - 菡萏:荷花的一种,此处指荷花的倒影。亭亭:形容荷花的样子。 - 凌空忽然穿透了枕头中的符咒(道教符咒)。 - 注解:描绘了一幅荷花倒影在水中的景象,以及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2.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分析诗歌情感的能力。首先,要了解这首诗的体裁和作者以及写作背景,然后结合注释理解诗意,把握诗歌的情感。最后对诗中运用的典故、表达技巧等进行分析。本题要求考生赏析全诗,所以首先要读懂全诗,然后逐句分析。第一二句:“列景标霞景色酣,莫将枯寂觑云岚。”这两句诗是说在鸡足山十景中,有“列景标霞”这样的景色,让人感到十分惬意;不要小看那“枯寂”的景色
鸡山十景绝顶四观 谁将手影布神通,仙掌凌空结构重。 震旦名山膺九锡,巽门文笔插双峰。 翠微四壁开生面,金粟三天现法容。 漫向慈恩夸做赋,滇南此日壮登封。 注释: - 谁将手影布神通:是谁将手影布成了神通? - 仙掌凌空结构重:仙人的手掌凌空而立,结构非常重。 - 震旦名山膺九锡:震旦就是中国,名山受到九锡礼遇。 - 巽门文笔插双峰:巽门的文笔直插云霄,形成双峰。 - 翠微四壁开生面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分析诗歌表达技巧与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求学生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提示圈画出相关的诗句,再对每一联诗的意思进行归纳,概括出该诗的主要内容。最后结合注释,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佳迹空山漫记吴,幽人逸兴寄髯苏。”诗人追忆了当年在山中隐居时曾写下的《吴江雪》一诗:“天与寒光入满宫,一一风漪玉笋峰。知君洗砚清溪里,爱此横披紫玉龙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鸡山十景绝顶四观 - 描述的是位于山巅的四座观景点。 2. 灵区回合转祥轮,五色氤氲法界新 - 灵区(指修行之地)中轮回转动象征吉祥和重生,五彩斑斓的景象代表了佛法的新鲜和活力。 3. 透却尘关空即色,翻成宝相影皆真 - 通过透视世俗的尘世,可以见到空即是色的禅意,而这种境界本身就是真实的。 4. 蜃楼非海谁嘘气,玉镜中天独摄身 - 通过比喻,指出蜃楼是大海之上的幻象
【注释】 一番:一次、一回。魔障:指佛教语中的障碍,此处比喻世俗的困扰和诱惑。憨:呆傻、愚笨。梦寐:做梦时,梦中的所见所感。井不及泉无论九:井水不如泉水清澈,这里比喻修行人不如世俗人的贪心重。河难问渡尚呼三:河水难渡过去,还大声呼喊求助。疲津:疲惫的渡口。此子:此人、他。移谷:将谷物移植。愚公:传说中的老人,相传他决心要挖掉两座大山,使村庄免遭洪水破坏而搬家。幻聚:虚幻地聚集。幻离:虚幻地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