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谓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综合赏析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思路,然后结合着具体诗句分析作答即可。本题要求考生对诗歌进行赏析,赏析时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诗歌的内容、思想情感、艺术手法、语言特点、结构布局等。首先分析诗歌的内容,这是答题的依据,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其次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即诗中作者所抒发的情感以及表达的情感
梨 摇摇繁实弄秋光,曾伴青椑荐武皇。 玄圃云腴滋绀质,上林风驭猎清香。 寻芳尚忆琼为树,蠲渴因知玉有浆。 多少好枝谁最见,冒霜丹颊倚邻墙。 注释: 1. 摇摇繁实弄秋光:梨树的果实在秋季摇摇欲坠,仿佛在嬉戏玩耍。 2. 曾伴青椑荐武皇:青椑(一种古代的水果),用来献给皇帝,与梨一同出现。 3. 玄圃云腴滋绀质:玄圃是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的“云腴”形容果实丰满,颜色深沉如云
这首诗的内容主要讲述了一个关于古代文人的故事,诗中通过描写他们的言行和遭遇,展现了他们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和追求真善美的决心。 诗句释义: 1. 台 - 注释:这里指的是作者所在的地点或所从事的工作。 2. 不效燕昭置 - 注释:燕昭王为了招揽贤士,曾悬赏千金求购千里马,但最终未能如愿。这里比喻自己的行为或努力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3. 终贻子罕羞 - 注释:子罕是春秋时期著名的贤人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始向龟图妙,爰从鸟迹成。 - 解释:“龟图”和“鸟迹”在这里指代古代的两种书体:甲骨文和金文。 - 注释:甲骨文是一种古老的文字形式,刻在龟甲或兽骨上;金文则是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这两种文字形态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赏析:通过对比甲骨文和鸟迹,诗人赞美了这两种古老文字的独特魅力,体现了对古人智慧的崇敬之情。 2. 偃波如制妙,例薤更难精。 - 解释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李清照。她的作品以婉约、凄美见长,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诗句解释: 1. 玦带珊瑚佩解琼:这里的“玦”是一种古代的玉器,“带”是连接的意思,“珊瑚佩”是指用珊瑚制成的佩饰。“解琼”是指打开或解开珍珠。 2. 楚云无定好伤情:楚云通常指的是楚国的天空,也常用来形容思乡之情。“无定”是形容天空的变幻无常。“好伤情”是说这种思乡之情让人伤心。 3.
注释: 白麻初降紫宸中,簪组相惊帝泽丰。 骤陟将坛知运偶,久尘台席愧材庸。 桑榆便觉人间别,旌戟犹疑梦里逢。 已是都城耸荣观,更颁天唱耀戎容。 次韵和进真宗七言四韵 这首诗是苏轼在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为祝贺宋真宗即位而写的,因此又称“贺圣制”。诗共八句,其中前四句写皇帝即位的情景;后四句写诗人的感慨。 译文: 白麻诏书刚刚降临紫禁城中,官员们相互惊讶皇上的恩泽多么丰厚。 突然升任为将帅之职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熠耀非吾族,蟏蛸莫我知。” - 熠耀:这里指蝴蝶的光彩夺目。 - 蟏蛸:一种小虫,比喻无知或不明真相的人。 - 这句诗表达了蝴蝶虽光彩耀眼但不被同类所了解或认同。 2. “韩凭飞处妒,庄叟梦时疑。” - 韩凭: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与蝴蝶的飞翔相呼应。 - 庄叟:古代道家学者庄子,常以寓言表达思想。 -
蝉 齐女幽忧后,幽时兴咏中。 晓寒初饮露,夕燥正含风。 翼若裁绡薄,心如鼓橐空。 貂冠如见用,清白励王公。 注释: 1. 齐女幽忧后:指齐女在忧郁之后开始吟咏。 2. 幽时兴咏中:在幽静的时分吟咏。 3. 晓寒初饮露:清晨的寒意刚刚消退,露水还未完全蒸发。 4. 夕燥正含风:傍晚时分,蝉体干燥,似乎还能感受到微风拂过。 5. 翼若裁绡薄:它的翅膀如同裁剪出来的薄绸一样轻盈。 6. 心如鼓橐空
窗 玉女潜窥久,偷儿窃觇频。 绮疏环禁掖,青琐近严宸。 静听翰音异,遥观列岫新。 好开虚白室,云母若冰轮。 译文: 窗户 长久以来,玉女悄悄地窥探;频繁地,偷儿偷偷地观看。 华丽的帘子围绕着宫门,青色的锁靠近皇帝的宫殿。 静静聆听着书信的声音不同寻常;远远地,观察着山峰的景色焕然一新。 希望打开这间空荡的房间,就像云母一样晶莹剔透。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窗户的喜爱之情和向往之情
萤 兰畹炎飙息,莎阶霁景凉。 宵征循屋漏,昼伏避阳光。 具体微雨显,馀辉有若亡。 惟怜资学者,熠耀满纱囊。 注释: 1. 兰畹:指兰花的香气弥漫之地,这里指萤火虫飞舞的地方。 2. 炎飙:炽热的疾风。 3. 莎阶:莎草台阶,形容地面覆盖了莎草。 4. 宵征:夜晚的飞行。 5. 昼伏:白天隐藏。 6. 微雨:轻微的雨。 7. 余辉:剩余的光芒。 8. 资学者:资助学习的学者。 9. 熠耀: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