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铚
【注释】 1. 真骨:佛教语,指佛的法身舍利。 2. 西归道:指佛教的西天取经道路。 3. 落叶满山:意指落叶满山,秋景萧索。 4. 雨花:佛教语,指佛祖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说法时,天花乱坠如雨般纷纷降落。 5. 岭上猿:传说中岭南一带常有猴子出没,故有“岭上猿”之称。 6. 寒溪:寒冷的溪水。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全诗抒发了诗人送别朋友、思念亲人和感叹世事无常的情感。
剡溪月下泛舟 岁残清夜一溪澄,更爱千峰霁月升。 天地高低银色界,山川表里玉壶冰。 裘单拥火宜无倦,石响舟行恐不胜。 休数兴来并兴尽,兹游今古亦何曾。 注释: 1. 岁残清夜一溪澄,更爱千峰霁月升。 - 岁残:指一年即将结束的时候。 - 清夜:清澈的夜晚。 - 溪澄:溪水清澈。 - 千峰霁月升:形容山峦在雨过天晴后,月亮升起的景象。 2. 天地高低银色界,山川表里玉壶冰。 - 天地高低银色界
【注释】 威仪:指皇帝的仪制。六花:雪花。寒路:冷清的道路。环佩:玉佩。朝元:拜天。按舞:舞蹈。簌簌:形容雪花飘落的样子。萧萧:形容风声。房公松竹:指隐居的人。 【译文】 天上尊贵,地岂知?雪花飘飘,夜路偏宜。空中环佩声响,朝元罢。地上珠玑纷飞,按舞时。雪花初随风更急,却杂着霰子都迟。房公松竹分清俗,除却天声,总未奇。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雪景图,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
姜山通阇黎真骨归塔以诗送之 空门龙象道高升,坐使山川胜气增。 天道不言成四运,人间无处证三乘。 云深尚有游山客,烟冷空余礼塔僧。 一苇莫嗟成万古,幻身来往本何曾。 注释:姜山通禅师的真骨被安置在塔中,我写下这首诗来送别他。 空门龙象指的是禅宗中的龙象宗。龙象宗是禅宗的一个宗派,起源于印度,后来传到了中国。这个宗派的创始人是慧能大师,他在广东韶州大梵寺讲经说法,创立了禅宗的“南宗”。
送黄生还临安 旧事恍如前后身,龙门四纪更情亲。 茅庐惊叹见斯客,天马超腾感似人。 三径草荒残岁雨,一枝梅作渡江春。 莫言胡越方成别,才隔云涛莫问津。 注释: - 旧事恍如前后身:往事如同亲身经历一样,仿佛自己也经历了一样。 - 龙门四纪更情亲:在龙门度过了四个年头,与黄生的关系更加亲密了。 - 茅庐惊叹见斯客:在茅庐中惊叹地看着这个客人。 - 天马超腾感似人:仿佛有一匹天马在天空中飞翔的感觉。
【注释】 扶病:病重,身体虚弱。文孺:王文孺。曜庵:王文孺的书斋名。 凌空丹药:指道士炼制的丹药(丹砂)。 照水红莲:指荷花的红色花瓣。洛神:即《洛神赋》,相传为曹植所作。 沾巾:流泪。 这首诗的意思是:西风吹过雨来,冷孤云,客路衰亲,病体与双亲一样。今夜烟渚上,好横笛声,想起云林中旧人。凌空丹药传岩客,照水红莲赋洛神。老泪数行伤别尽,自怜无可更沾巾。 这首诗写诗人在西风过雨的夜晚,扶病访友
诗句释义和译文: - 九月二十七日与客游龙山: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九月二十七日与朋友们共同出游的情景。 - 野服芒鞋步步同,天寒酒薄客情浓:野服芒鞋意味着简朴的服装和鞋子,与朋友们一同行走,体现了旅途中的轻松和愉快。天气寒冷,酒味淡薄,但客人之间的友情却非常深厚。 - 身如萍水同千里,路入烟萝更几重:比喻自己如同漂浮不定的浮萍,与朋友们一起走过漫长的路程,山路曲折,云雾缭绕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以下是对每句诗的逐词解析: - 飞满前村夜不知,凭风声与静相宜。 - [飞满前村]:形容夜色中的雪花纷飞。 - [夜不知]:表示夜晚的宁静和深沉。 - [凭风声与静相宜]:形容夜晚的安静与雪花飘落的声音相得益彰。 - [赏析]:整首诗通过描述雪花飘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示了夜晚的宁静之美。 -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名为《梅花》。 诗句释义: 1. 孤高来处自天人,末上常先万物新。 —— 这里的“孤高”指的是梅花的品格,它自成一格,不与其他植物争艳,有着超凡脱俗的品质。"天人"则是指梅花与神仙一般,自然高洁。"末上"意味着在众多花卉中,梅花总是最先开放,如同春天的使者。"万物新"则是说梅花的出现总能给人们带来新的希望和活力。 2. 不有大寒风气势,难开小朵玉精神。 ——
临海僧珂公出梅花诗和其韵 天公飞雪斗梅英,未有东风便有情。 竹里藏春春不觉,水边见月月羞明。 神人自惜迷姑射,天女何妨伴净名。 第一花中拈实相,谈禅说法大修行。 注释: 1. 天公:指天空中的云。飞雪:像雪花一样飘洒下来。斗:与……相比。 2. 竹里藏春:竹林中藏着春天的气息。春不觉:春天的气息不知不觉地显现出来。 3. 水边见月:在河边看到月亮。月羞明:因为害羞而显得暗淡。 4. 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