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铚
注释: 与郭寿翁俱客钱塘,寿翁归吉州追饯至龙山白塔寺惜别怅然终日始登车而去。既行旬日予得请庐山太平观将归隐浙东山中寄诗奉怀。 江边孤寺旧曾经,重枉骊驹当短亭。 落日催人心去住,东风回首泪飘零。 魂归但觉枫林黑,书就终期汗简青。 归隐我无冲斗气,相思时望少微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与友人一同游历钱塘、吉州等地方后,因为友人的离去而感到悲伤和失落,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注释】 1. 剡溪:在浙江省绍兴市。久寓:长久居住。 2. 山水戴逵色:山水景色如戴逵(东晋画家,字安道)的风格。 3. 尚余清兴中:尚有清新的兴致。 4. 千岩落花雨:千岩石上落下如雨的花。 5. 一径卷松风:一条小路卷起松风。 6. 酒茗延幽子:用美酒和名茶招待隐士。 7. 图书伴老翁:陪伴老者一起读诗书。 8. 长生吾不羡:我生来就不喜欢长生,不羡慕长寿。 9. 久悟去来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全诗如下: 望秋 门对万山深,登临老病侵。 牛羊随野色,草树带秋阴。 此景聊供望,何人肯见寻。 猜鸥不用下,我自信无心。 注释: 1. 门对万山深:门对着深深的万山。 2. 登临老病侵:登上高处,疾病和衰老也随之加重。 3. 牛羊随野色:牛羊跟随野外的景色。 4. 草树带秋阴:草木被秋天的阴影覆盖。 5. 此景聊供望:用这景色聊以自慰,眺望远方。 6. 何人肯见寻
【解析】 此诗首联写景,颔联抒情,颈联议论,尾联点睛。全诗结构紧凑,层次分明,意境优美,耐人品味。 (1) “寒食”一作“清明”。寒食为清明节的前一日。寒食禁火吃冷食,是古代习俗。本题中的“故国”、“孤舟”、“天涯”、“残春”等词语,都与寒食有关。寒食节,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即夏历的四月四日或五日。这天不动烟火,只吃冷食。所以本题中的“寒食”应理解为“清明节的前一日”。 (2) “孤舟一水滨”
【注释】 遥夜:漫长的夜晚,指病中。 支颐:斜靠手托着腮帮子。 春醪:指春天的酒。 负:携带、背负。 宿霭:指早晨的云雾。 清月:明亮的月亮。 真妄:佛教语,指世俗的真假。 翔潜:飞翔潜藏。 秋千人:指众多的乐人,这里指众多的人。 怆离群:悲伤地离开群体。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人在病中,以“遥夜支颐坐”开头,形象地刻画了病中的孤独与无助。接下来
夏后禹庙 夏王禹在东边台阶上停柩,遗踪照在路旁角落。 如今看到四面山峦拱卫,就像百神前来趋拜。 功业已为百代帝王所尊崇,他的言教更是万世的谋划。 生死之际怀揣舜帝美德,故土面对姚虞二君。 译文: 夏禹在东边的台阶上安息,他留下的足迹映照着路边。现在我看到四周的山峦环绕,就像有百位神仙前来朝拜。他已经完成了百代帝王的伟大业绩,他的言辞和教诲更是被万代人铭记。他生时心怀舜帝的美德
【注释】 梦寐登临处:指诗人梦中所到之处,即双溪阁。 漂流来此行:指诗人此次漫游至此的旅程。 长年为客意:指诗人长期在外作客的心情。 落日倚栏情:指作者因思乡而落日在西,倚栏凭吊的心情。 雨过水光发:指雨后水面波光粼粼,水色更加明亮。 风生云态轻:指风吹动云彩,使云彩轻盈飘动。 山川沈郎旧:指诗人对山水景色的留恋。 巉绝有馀青:形容山峰险峻,颜色苍翠欲滴。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游历江西时期所作
秋日 半落庭前叶,始知秋意新。 风严柳疏细,霜薄水清匀。 句里存佳景,诗中见古人。 一峰矜绝态,云外掩孤颦。 译文 庭院前的叶子开始飘落,才知道秋天已经来临。 秋风凛冽,柳树枝条稀疏而纤细,霜降后河水显得更加清澈透明。 诗句中隐含着美好的自然景色,诗篇里透露出古代文人的风采。 群山峻峭,如同一幅绝妙的画卷,云雾缭绕之中,山峰若隐若现,仿佛掩藏着诗人独自的忧愁。 赏析:
【注释】 1、禹庙:指舜帝的庙宇。相传舜死于苍梧之野,葬于九疑山。后因称舜为“九疑圣帝”。 2、书称尧舜没:据《尚书·五子之歌》记载:“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3、须信宾天去,何疑窆石空:意即说舜帝死后化为仙神,飘然离去。 4、市声朝夕变,山色古今同:意为舜帝死后化成的神,日夜守护在市场周围,而山色却历久不变。这两句是说舜帝死后化作神,他日夜守护在市场周围
【注】岩风:山风。天意自悲伤:大自然的景色也流露出悲伤之情。 岁杪:年末。道中:途中,指旅途。 逢:遇。 道路:人生旅程。 寒梅逗晚香:寒冬腊月,梅花却独自开放,散发出阵阵清香。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在旅途中的除夕之夜。首联描写山风呼啸,万木哀鸣,自然景观充满了悲凉之感。颔联描绘了诗人与野店、夕阳相会的情景,表现出一种孤独和无助感。颈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感慨,以及对前路未知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