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祖望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先要对全诗内容进行理解,再对重点词句加以赏析。“沧浪今绝险,濯足亦惊心”,沧浪今绝险:沧浪水今天已经没有危险了,濯足亦惊心:我到江边洗脚也感到惊骇。沧浪:指沧浪河。濯足:洗脚,比喻涉水。惊心:惊骇。沧浪河水如今已没有危险了,我到这里洗脚都感到惊骇不已。 【答案】 译文:沧浪河的水今天已经没有危险了,我在这里洗脚都感到惊骇不已。
这首诗是唐代李商隐的《大觉寺》诗的序。此诗前半部分赞美了大觉寺的高僧,后半部分抒发了作者自己对佛教的敬仰之情。 首句“苦节严夷蹠”,意指高僧坚守清心寡欲的佛教教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这句强调僧人的清贫生活和高尚品格。 第二句“孤贞覈谢陶”,意思是僧人孤独而坚定,如同陶渊明的隐逸精神。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僧人的敬仰之情。 第三句“悬知老僧廪”,意为诗人知道寺庙里一定有丰富的粮食储备
【注释】 今夕:今晚。何夕:什么时候。良辰:美好的日子。 苍翁:指唐代诗人李白,字太白。 隐学山房:在成都杜甫草堂附近,是李白的读书处。 一、二句写今日是祭忠良的良辰。 三、四句写潮汐壮阔,银汉女牛通。 耿耿:忠诚的样子。扶韩志:扶正韩愈的文章。韩愈(768-824),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唐代著名文学家,因官至吏部侍郎而名噪一时。 磔卞功:诛杀卞皇后有功。磔
【注释】 尚:通假字,当作“上”;嘉:美好;分:别帖。禊帖:古代的一种帖子。 小筑:小房子。傍:依;空门:佛寺。 怀宁:地名,在今湖北黄梅县南;能:可。 今雨散:指时过境迁,人事已非。 蔓草:野草。 【赏析】 《沈氏畅园》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园中景物作为比喻,抒发自己的感慨和不平之气。此诗的开头两句写园主好兄弟,超然于党争之外。第三四句写园中景色优美宜人,但被世人所遗弃。后四句写园中虽美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理解和赏析。 【注释】 ①巽亭:山名,在浙江绍兴。 ②新绿:初春的新草色。 ③瞑色满湖濆:夕阳映照在湖面上,暮色满湖。 ④天星:银河。参差:错落、稀疏。 ⑤微醺:酒已饮过半。 ⑥南篮:指北斗七星。 ⑦夜讲殷:晚上讲学。 【译文】 傍晚时分与友人在山亭相会, 新草初生,黄昏将至,湖水涨满。 远处渔船点点,银河倒悬于空中, 朋友偶来闲游,我正喝着美酒。 何处传来钟声
落日旷园冷,寒芒止水尊。 百年传胜地,五马式清门。 尚有藏书架,为寻理碧痕。 我尤念公子,谁酹未招魂。 诗句释义: 1. 落日旷园冷,寒芒止水尊。这句诗描绘了夕阳西下,园子里一片寂静,只有寒芒照耀着水面的景象。 2. 百年传胜地,五马式清门。这句诗表达了这座园林历经百年依旧传颂其盛名,门前有五位骑马的人走过,彰显出这里的高贵身份。 3. 尚有藏书架,为寻理碧痕。这句诗意味着这里仍然保留着藏书阁
注释: 敬题念台先生手书:敬题,表示尊敬;念台先生,指的是念台先生的字。手书,即亲笔书写。 少师希圣学,不仅在安贫:少师,指古代的学者们;希圣学,即追求圣人之道;不仅,表示不仅仅;安贫,表示安于贫困,不贪图富贵。 一节见全体,清风识古人:一节,即一部分;全体,即整体;清风识古人,意为清风吹拂,使人联想到古人;识,了解、认识。 尚传手泽旧,足为讲堂珍:尚传,表示仍然流传;手泽,即亲笔书写;讲堂
【注释】 杨氏:指杨敬之,晋代人,字子高。 翛(xiāo)园:《晋书·文苑传》载“杨敬之尝作诗曰:‘木末风生两袖凉,青山白云处士堂。不嫌林壑远,来此即柴桑。’” 太仆:官名。 佳公子:指杨敬之家世。 风流别墅开:指太仆杨敬之,家世显赫,在京城建起一座别墅。 神鸦:指乌鸦,传说中为神仙所化。 怪石已为灰:指石头被风吹雨打,已经变得面目全非。 地踞双湖胜,人称一代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泛》。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大火蒸云苦,晚潮浴月凉。 - "大火"可能指的是夏季的炎热天气,而"蒸云"暗示着这种炎热给天空带来的压力和压迫感。"晚潮浴月"则是描述夕阳下的潮水与月亮相映成趣的景象,给人以凉爽之感。 2. 庆丰楼上酒,同发妙莲香。 - "庆丰楼"可能是指宴会或庆祝的地方,而"酒"是聚会时的饮品。"同发妙莲香"则形容大家一同举杯饮酒的情景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之夜,同人们聚集在隐学山房祭奠苍翁的情境。诗中充满了浓厚的哀伤和对故国的怀念之情。下面是逐句解读: 招魂如可作,移榜不须嫌。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如果能够招来亡魂进行祭祀,那么即使是将名单上的人移动也无需感到嫌弃。这里的“招魂”指的是通过祭祀的方式来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之情,而“移榜”则是指重新安排名单上的人员来进行祭祀。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对故人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