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祖望
梅园小集 由来百粤士,多艳说梅侯。 台岭南枝放,珠江遗爱留。 尚馀汤沐在,正旁水云幽。 此地萧闲甚,披襟散百忧。 注释: 梅园小集:诗人在梅园中进行的小聚。 由来百粤士:百粤,泛指广东一带。 艳说梅侯:对梅侯的赞美之言。梅侯,指唐代诗人李邕。 南枝:向南伸展的枝条(比喻人才)。 珠江:指广州市。遗爱:遗留下来的恩惠。 汤沐:古代帝王所赐给臣子的采邑或住宅。这里用“汤沐”代指官宦之宅。 正旁水云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名为《观海珠寺》。全诗共四句,每句五言。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落落三浮石,相望鼎峙尊。 “落落”一词形容石头的形态,给人一种高耸、孤傲的感觉。这里的“三浮石”可能指的是三座矗立在海边的石头,它们的形状独特,仿佛漂浮在空中。而“相望鼎峙尊”则形象地描绘了这三座石头之间的相互对峙和尊贵。 由来兮地肺,何处溯云根。 “地肺”一词常用来形容土地肥沃
莲宇先生再入政府 清德人无间,孤根帝所知。 重膺左席召,不待大廷推。 民力方忧敝,天灾孰与支。 望公调玉烛,晚节在斯时。 释义: 莲宇先生再次进入政府任职。他的清廉品德和智慧得到了人们的赞誉,即使他一个人,皇帝也知道他的贤能。他被召回朝廷,不再需要等待推荐,而是直接被皇帝召见。现在人民的生活正面临困难,自然灾害频发,希望先生能够调整政策,挽救人民的危机。希望他能在晚年时期
【注释】 万壑自西来,奔腾不可回。——指从西边来的万条山沟溪水,奔流不息,势不可挡。中流成阨塞,杰阁起崔嵬。——指峡谷中的水流,在急流中形成了一道道险阻,高耸入云的石楼阁便从这里崛起。 思妇牢愁寄,劳臣棨戟开。——指思妇把满腔的愁绪都寄托在这危楼之中,而那些勤苦为国事操劳的臣子们也用这戟开路,去迎接那凯旋的人马。 羚羊窥塔火,挂角到林隈。——指羚羊偷偷地窥视着寺内的灯火,一直来到寺庙幽暗的角落。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天湖的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翻译,以及必要的注释和赏析。 1. 诗句解释: - 天湖之称不知所出近从独漉诗方知以桂王得名也:天湖的别称来源不明确,最近通过独自过滤(即独立思考)的诗歌才发现它是以桂王(明朝末年的皇帝朱由榔)得名的。 - 当日小朝廷,湖山别署名:当时的小朝廷,湖山被赋予特定的名称。 - 尚传亡国痛,敢为望蓝荣:仍然传颂着亡国的悲痛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端州城市里”:描述诗人所在的位置是端州城,一个繁华的城市。 2. “偪侧不成欢”:形容城市过于拥挤,使得人们感到不快乐。 3. “突兀楼台起”:形容城市的建筑群中高楼大厦突兀而起。 4. “苍茫眼界宽”:形容视野开阔,心胸宽广。 5. “江天落襟袖,烟雨幻林峦”:描写江水和天空的景象,以及烟雾中的山林景观。 6. “尚有大函碣”
【注释】 坊中:指街巷之中,泛指市井。千顷楼旧书:指藏书之多。风流比部:指藏书多的人。比部,汉代掌管图书的官署,后以“比部”为藏书家之代称。篱门:农家的篱笆门(借指农家)。六万牙签:指《太平御览》等六部大书的目录。四库分:指《永乐大典》等四大类书的分类。淡园:指王士禛。继霸:王士禛曾与朱彝尊、厉鹗并称为“清诗三大家”。雄文:指其诗作。故雍残刻成飞絮:指乾隆时,因修《四库全书》,大量销毁了古籍
这首诗是唐代李德裕的《过石斋先生正命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漳海精忠薄九霄,我来三吊大中桥。 降臣蒙面终无赖,义士同心不可挠。 闽峤山川增卓荦,孝陵风雨已萧寥。 洞玑绝学谁窥见,天挺应推百世豪。 我们要明确诗的主题和情感基调。从诗句可以看出,这是一首哀悼逝者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石斋先生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氛围和社会现状。 接下来我们对诗句进行解读: 漳海精忠薄九霄
【注释】 宝月坛:指代圆明园中的“大宫门”。乔木:高大的树木。苍然古:苍劲古朴的样子。孝肃:汉文帝刘恒,以母后薄姬为后,称文景之治。 遥青接圆屋,新绿满清池。天旷定无暑,地偏足自怡。 天旷:天空广阔,没有云层遮挡。地偏:地势较高,阳光充足。 老夫舆疾过,聊以慰支离。舆:乘车。疾:生病。支离:身体不健康。 【赏析】 此诗首联写景。首句写宝月坛的树木苍劲古朴,似乎还留有孝肃遗风
【注释】 海珠寺:在广州西郊的海珠山上建有一座佛寺,因名“海珠寺”。炎兴日:晋武帝司马炎建立晋朝的日子。军烽门:指广州城门。搀枪駴佛大:意思是说佛教徒手持长枪、短剑等武器,像猛兽一样在战场上杀敌。矢石:箭和石头。填海:填平大海。三忠:指东汉末年李坚、李固、李膺三人,他们反对宦官专权,被害。踵殷顽:即“踵行”,追随。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游览海珠寺时所作。首联写诗人在海珠寺中看到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