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祖望
【注释】 江干:江边。左顾:回头看。长洲:地名,在今江苏苏州西南。带:环绕、包围。决排:筑坝。英爽:指英才。隋塘:隋炀帝大业年间修建的江南运河。百牢:指祭祀用的牲口。王馀荐:指王禹偁的余荐,即祭品。一饭:指祭祀用的饭食。笼稻:指被水淹没的庄稼。勾东:指扬州(今属江苏省)。扬子:古称长江为扬子江。苍茫:辽阔广大的样子。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宋太宗淳化二年(公元961年)任右赞善大夫
法云寺银杏 太傅堂前樾荫奇,遥临江树影参差。 飞柯未展长驱志,老干犹疑左次旗。 魂逐八公山上草,恨留召伯埭前枝。 佛灯黯淡留馀侗,不异桓伊奏笛时。 注释: 1. 太傅堂前樾荫奇:太傅堂前的大树(法云寺)形成了奇特的阴影。 2. 遥临江树影参差:远远望着江边的树木,影子参差不齐。 3. 飞柯未展长驱志:飞鸟尚未展开长距离飞行的决心或目标(指飞翔)。 4. 老干犹疑左次旗
【注释】 尚书:指尚书省,唐代的中央行政机关,长官为左、右仆射。 重庭槐:重在庭院中种植大槐树。 褚彦回:唐朝大臣,名褚遂良,因反对武则天夺权而被流放,死时家无余财。 同心:指志同道合的人,这里指同僚好友。 齐生色:指同根共生。 陨胎:坠落于母胎。 青磷:古书上说一种青色的萤火虫能发光,故称“青磷”。 三哀:指三种哀悼方式。古代有五种哀悼方式,即崩、终、裕、哀、慕。 【赏析】
【注释】 浮石周氏:浮屠氏,唐代高僧。 访立之:寻访其遗文。 韫公:即林蕴,唐代诗人。殷靖:唐代诗人。 遗文:指诗文等著作。 散佚者:散失的文献。 残断:残缺不全。 篇帙:书卷。 后人又閟(bì闭)之:后来的人又把它封闭起来了。 画:指写生。 即赋:“即”,就;“赋”,作诗。 乂律:音律。 四首:《全唐诗》编为四卷,题作《乂律四首》,是一首四句绝句组诗。 晓之:晓示它们。 三和尚:指释慧远
秋日之浮石周氏访立之韫公殷靖诸先生遗文多散佚者其残断篇帙后人又閟之不肯画出即赋乂律四首晓之 其一 【注释】:志士雄文重两朝,眷怀旧德我心劳。莺湖遗献光前史,彭泽哀音祖屈骚。奕叶未消埋井铁,熙时不讳背阳桃。故家尚有贤孙子,莫使青箱缄固牢。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对周氏等人的赞美和追怀,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敬仰之情和对他们遗文的珍视之心。 首句“志士雄文重两朝”,诗人以“志士”自比
【注释】: 四渎:指黄河、长江、淮水、济水四条大河。 巨灵:传说中开山治水的大力士。 南天:南方的天空,这里指南方的河道。 水犀:古代兵器名,用犀牛角制成,形状像犀牛。 安闸:安装闸门。 列宿:星宿名。女牛、商鲁:星宿名。 嵯峨:形容山峰高峻。 酬勤事:酬答勤劳的事情。 节宣:节制,调节。 【赏析】: 《韩沟吴王庙三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组诗作品,共三首。这是第二首。 首联“四渎于今尽贯穿
斑竹园,位于杭州西湖西南岸,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游览之地。 靖公,指的是岳飞,南宋时期的名将。忠烈,指岳飞忠于宋朝,为国家和民族的安危而奋斗到底。更谁京,意为在京城中无人能比。可惜,表示遗憾之情。荒朝,指国家衰败的时期。厄运并,指遭遇不幸和困境。 若以苦心原督相,肯将宿忿弃兴平,意为如果能像对待自己一样去对待别人,肯将自己的仇恨抛弃,愿意为国效力。板矶空自劳埋血,东坝何缘得背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皮日休创作的。以下是逐句的详细解释: 1. 薄暮过愚亭见其少子五郎读罢灌园甚有古意为赋吴体二律其一 - "薄暮":傍晚时分,天色渐暗。 - "愚亭":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亭子或地方,名字带有“愚”可能是为了突出它的不显眼或者质朴。 - "见其少子五郎":看见他的儿子名叫五郎。 - "读罢灌园":读完书后就去浇灌园地。 - "甚有古意":非常有古诗的意味。 - "为赋吴体二律其一"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句,明确其写作内容,然后结合题目要求进行具体分析,最后写出自己的看法即可。本题中“甘谷以重三日过我亭午不能作一饭内子以糕进”是第一句,意为甘谷县的人在正午的时候经过我住的地方,我因为生病而没有吃上饭。第二句“先生失德定难言”,意为先生失去了德行,这实在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第三句“琐琐乾糇已召愆”
秋日之浮石,周氏访立之韫公殷靖诸先生遗文多散佚者。其残断篇帙后人又閟之不肯出,即赋乂律四首晓之:其一华贯追思先秩宗,两家倡和最舂容。朅来并罹桑田痛,此日重寻锦里踪。埋碧定怜十世厄,杀青谁发旧时封。南湖诗老遭牵帅,慷慨同听午夜钟。 注释:华贯追思先秩宗,两家倡和最舂容。突然之间都遭遇到洪水的灾难,如今又去寻找那锦官城的踪迹。埋碧定怜十世厄,杀青谁发旧时封。南湖诗老遭牵帅,慷慨同听午夜钟。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