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祖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本题要求赏析“天上南箕怨,人间造父良。”一句。此句是说
【注释】 消夏什器偶赋同嶰谷兄弟五首 其三 松篷:松树的篷帐,这里指松树。 大龙来下界,忽阻松毛阴。凉气度香气,古心清热心:大龙降临人间,忽然被松树挡住了它的去路。清凉的气息穿过松针叶间,让人心情平静下来,仿佛回到了古代清静的生活状态。 雨馀添鬣翠,风至应涛吟:雨过之后,枝叶上沾满了水珠,显得更加生机勃勃。微风吹动树叶发出沙沙声,仿佛大海波涛汹涌的声音。 祗恨宵分后,明蟾不可寻:只恨夜晚时分过后
诗句释义: 嶰谷旅集行庵见黄叶满庭偶然有作 我在嶰谷旅行,聚集在此。看到满庭的黄色叶子,突然有感而作。 我亦同黄落,何堪置此间。 我也像落叶一样飘零,哪里能忍受这种凄凉? 天心酿风雪,客况阻河山。 天空中的寒气酝酿着风和雪,我的旅途中遭遇了阻碍。 瑟瑟瓦沟掩,萧萧庭院闲。 瑟瑟的风吹动着山谷里的瓦片,萧萧的秋风吹过庭院,显得空寂无趣。 乱云封贮处,枨触感哀孱。 杂乱的云彩堆积在那里
【注释】 ①篹:用竹木等编织的帘子。②仪部:苏仪,字寅侯。③埋魂:埋葬灵魂。④扬秋笔:扬雄(字子云),西汉时人,好学深思,善为文章,著有《法言》三十卷,《太玄经》五卷,《解嘲》一篇等。⑤图经:即《元和郡县志》,是唐代地理总志。⑥一束脯:一束肉干,指美食。⑦风流:指才学风流。 【赏析】 此诗写友人索其诗文而作戏之词。 首句“辛苦苏仪部”,是说好友索诗,诗人苦思冥想后,挥毫疾书
啸斋招集同人赋寒色 高穹都缩瑟,不独我萧然。 元酒淡无力,孤云闇自怜。 个中参太古,象外识枯禅。 安得驺生律,晴光忽满前。 注释: - 高穹都缩瑟:指天空的广阔无垠,高高的天穹仿佛在低声颤抖(瑟为古代弦乐器)。 - 元酒淡无力:比喻自己的心情如同淡淡的酒水一般,没有力量。元酒,指初酿的酒,泛指未成熟的酒或新酿的酒。 - 孤云闇自怜:形容孤独的云朵在昏暗中感到悲伤而自我怜悯(闇,昏暗)。 -
江声观察见过 羡慕你清瘦的身材,萧然自得如布衣。 偶然谈及世事事,仍然掩着柴门扉。 只爱微吟好声音,深忧进奉非所宜。 家山新著录史册,惭愧见识不足微。 【注释】 江声:指江水的声音,这里代指诗人自己。江声观察:指江声之流,即诗人自己。羡尔:羡慕你。清臞:清瘦、清瘦。萧然:闲适、悠然。似布衣:像平民一样。柴扉:用木柴编成的门,这里代指柴门。祇( zhī):只是;只。爱:喜欢。微吟:轻声吟诵。深忧
𢈪堂宫允归吴淞 又复分襟去,相逢曾几时。 归鸿惊旅梦,小雪感离思。 注释:𢈪堂宫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权的封地;“吴淞”即今天的江苏省松江市;“分襟”是指夫妻离别;“曾几时”表示时间过得很快,不知道过了多久;“归鸿”指南飞的大雁,这里借指诗人自己;“旅梦”指旅途中的梦境;“小雪”指的是初冬的节气;“丹砂”是一种红色的矿物,这里用来比喻枫叶的颜色;“鲈鱼”是一种淡水鱼,肉质鲜美
诗句释义: - 法螺庵采莼柬茶坞:在法螺庵采摘莼菜和赠送给茶坞。 - 在昔黄夫子,未尝吴下莼:过去的黄先生(可能是作者的自称),未曾尝过吴地(今江苏一带)的莼菜。 - 谁知千里种,留得五湖春:哪里知道,这种远道而来的莼菜竟然能保存春天的气息。 - 有客来堇国,前身亦晋人:有一位客人自远方来,他的身份或许与晋国(古代中国的一个诸侯国)有关。 - 偶过兰若里,一笑撷芳津:偶然路过佛寺(兰若)
小玲珑馆主人为我置裘,我作《赋谢》一首以答。 幸托春风里,原同挟纩多。 因之长缱绻,不觉久婆娑。 转眼消寒集,惊心卒岁歌。 故人能念我,日饮且无何。 注释:幸:有幸;托:依靠、依托;长:长久;缱绻:缠绵依恋。 赏析:这是一首酬答诗,是作者受小玲珑馆主人的馈赠而作的感谢词。首二句写感激之意;三、四句写依恋之情;五、六句写对老友的思念;最后两句表达希望老友不要因为自己而忧虑的心情。全诗语言平实
夜坐 会有西风作,行看万籁清。 何须怨寒暑,一笑任虚盈。 岁序白驹过,道心孤月明。 高梧多夜色,沈冥羡庄生。 注释: 会有西风作:西风将至。 行看万籁清:听着四周的声音,一切都变得清晰宁静。 何须怨寒暑:何必因为寒冷和炎热而抱怨呢? 一笑任虚盈:以轻松的态度面对世间的虚妄与盈亏。 岁序白驹过:岁月如同白马飞逝一般。 道心孤月明:内心追求的是孤独而清澈的月亮,象征高洁、独立的精神。 高梧多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