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悼亡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萧萧鉴玄夜,幽室生微凉。 注释:夜晚寂静无声,月光如水洒在室内,带来一丝丝凉意。 赏析:开篇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清冷的夜晚,月光透过窗户,照亮了房间的每一个角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萧萧"形容夜风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鉴玄"则可能是指月亮明亮如镜,让人感到清凉。这种景象与下文的悲伤情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注释: 碧天明月影迟迟,翠袖轻寒香露滋。 碧天如洗,明月如钩,影子在天边缓缓移动。翠袖轻轻摇曳,散发出淡淡的香气和露水的气息。 海内风尘劳客梦,江东罗绮擅文辞。 国内的战乱使诗人的梦境都充满了忧虑,而江东的女子则擅长诗词文章。 频惊桂棹回前渚,时整花钿立小墀。 频频听到船桨声响,看到女子们在小台阶上整理花钿。 子夜明镫犹未寝,鱼笺珍玩感婚诗。 直到子夜时分灯火通明,还看到诗人在写新婚诗作。 赏析
【注释】 1. 梦游天台:指在梦境中游览天台山。天台山在浙江省天台县,相传为东汉末年道教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此诗是诗人梦中游历天台山的写照。 2. 石梁:即石桥。接花茵:形容石桥下有鲜花盛开,如茵褥一般。 3. 殿阁经行:在宫殿楼阁中穿行。觌胜因:见到美景胜地。 4. 香气入衣:衣服上沾上了花香。初不触:一开始没有感觉到它。 5. 钟声到耳:听到钟声。迥无尘:非常清静,没有杂音。 6.
人生聚散本浮沤,回首苍茫感昔游。 晓露未收花力重,午阴欲定鸟声幽。 闻香小坐忘尘世,步月清言扫旧愁。 梅影横斜应似画,残英满地有谁收。 注释: - 人生聚散本浮沤:人生的聚散像泡沫一样无常。 - 回首苍茫感昔游:回首往事,感到一片迷茫和感慨。 - 晓露未收花力重:清晨的露水还未完全蒸发,花朵显得异常娇艳而沉重。 - 午阴欲定鸟声幽:午后的阳光让天空变得阴沉,鸟儿的叫声听起来也似乎更为安静。
六姊孙俨箫没于丁亥家难为赋一诗忆昔于归纨绮丛,郎家声誉擅江东。 肃雍自叶房中乐,散朗仍归林下风。 日暖画楼彤管丽,春深珠箔麝兰通。 彩云散后空凭吊,野哭荒郊恨几重。 注释: 1. 六姊孙俨箫没:指六姐孙俨箫因战乱而去世。 2. 忆昔于归:回忆起过去归家的情景。 3. 纨绮丛:指富贵人家的子弟们穿着华美的丝绸衣服聚在一起的场景。 4. 郎家声誉擅江东:指的是孙俨箫在江东地区享有很高的声誉。 5.
重过横云山怀静维 翠竹丹崖倚碧流,轻桡重拨意悠悠。 山灵未许同招隐,画栋飞云锁上头。 注释:重过横云山,怀念静维(人名)。翠竹丹崖指的是青山绿水之间,青翠的竹子和红色的悬崖。轻桡是小船。重拨是多次划桨的动作。山灵是指山中的神灵或自然之力。画栋就是装饰华丽的楼房。飞云是天空中飘动的云朵。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访横云山时的情景。首句写山色之秀美;次句写游兴之浓;第三句表现对隐居生活的喜爱
二月里下起了大雪,我与静维在招南楼相聚。突然收到来自疁城家信,心中便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尺素频传慰草莱,榭亭非复旧池台。 彤云未许蛟龙奋,琪树宁辞鸾鹤来。 黄竹歌声遥仿佛,玉壶风色好徘徊。 落梅深处无人到,脉脉心期更几回。 注释: 尺素:书信。安慰草木。榭亭:楼台。旧池台:指曾经的居所。彤云:彤红的云彩。形容天的颜色。奋:奋发。琪树:美玉般高大的树木。鸾鹤:传说中能飞升的鸟。比喻贤人
翠竹丹崖倚碧流,轻桡重拨意悠悠。 山灵未许同招隐,画栋飞云锁上头。
忆昔于归纨绮丛,郎家声誉擅江东。 肃雍自叶房中乐,散朗仍归林下风。 日暖画楼彤管丽,春深珠箔麝兰通。 彩云散后空凭吊,野哭荒郊恨几重
人生聚散本浮沤,回首苍茫感昔游。 晓露未收花力重,午阴欲定鸟声幽。 闻香小坐忘尘世,步月清言扫旧愁。 梅影横斜应似画,残英满地有谁收